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ID:15120002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均治疗3个周期,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4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综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综合治疗  慢性盆腔炎的定义: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

2、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来自2004年1月—2009年1月我院中医科门诊,按照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26~36岁,病程3~18年;治疗组:年龄28~39岁,病程3~20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3  1.3中医辨证标准参考200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皙拟下焦虚寒血瘀气滞”。  1.3治疗方法60例均停用相关西药治疗3个月以上。治疗组采用自拟方(温经散寒,活血理气)桂枝,川芎;中药灌肠方,败酱草30g,

3、红藤30g,当归9g,川芎9g,赤芍9g,炮姜10g,公英30g,桃仁9g,每日1次;中药外敷药,千年见6g,没药6g,寄生6g,羌独活各6g,地风6g,乳香6g,当归12g,防风12g,川椒6g,白芷6g,赤芍12g,川断12g,红花6g,血竭6g,五加皮12g,艾叶250g,透骨草250g,每日1次;热敷外贴,病程7天,共3次。对照组,甲硝唑,先锋V病程7天,共3次。  1.4观察指标症状,中医症候评分,腹部B超。观察治疗前后盆腔情况。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周期,3个月观察疗效。  1.5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疗效判定标准制定。

4、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χ2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同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3  2.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1临床疗效比较  2.2中医症候疗效治疗前两组症状总积分(19.1±3.9)Vs(19.7±2.9)比较(P>0.05),治疗后(15.4±5.1)Vs(10.1±4.4)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  2.3腹部B超

5、盆腔变化治疗前后腹部B超盆腔炎症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  3讨论  根据慢性盆腔炎表现相当于病因医学的“腹痛”、“带下”等范畴,本病的发生与肝、肾、脾功能失调及痰湿、血瘀密切相关,按照辨证方法立方、理法方药完整统一是中医辨证论的原则。本病的发展多因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以湿阻下焦,血瘀为标。治本者以健脾理气,温胃阳散寒胃。笔者在治本的基础上活血化瘀或祛湿通经,方中桂枝、当归、川芎、干姜、下引血海,配合外敷中药中药、灌肠共同达到活血温经散寒治疗慢性盆腔炎止痛的目的。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