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als家系突变sod1的表达及其空间构象的分析

一个als家系突变sod1的表达及其空间构象的分析

ID:15116320

大小:3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一个als家系突变sod1的表达及其空间构象的分析_第1页
一个als家系突变sod1的表达及其空间构象的分析_第2页
一个als家系突变sod1的表达及其空间构象的分析_第3页
一个als家系突变sod1的表达及其空间构象的分析_第4页
一个als家系突变sod1的表达及其空间构象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个als家系突变sod1的表达及其空间构象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个ALS家系突变SOD1的表达及其空间构象的分析作者:胡俊吴亚光王峰超李露斯陈康宁史树贵【摘要】目的:对一个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家系的突变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dismutase,SOD1)基因进行研究,了解其与野生型SOD1在不同部位神经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采用软件进行模建,对突变SOD1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方法:采用Northern杂交对突变SOD1mRNA进行分析;克隆出突变SOD1cDNA和野生型SOD1cDNA,采用含有人多种神经组织mRNA的预制Norther

2、n杂交膜,了解突变SOD1与野生型SOD1在不同部位神经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采用软件对突变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进行模建分析。结果:Northernblot分析证实2号外显子mRNA缩短。野生型和突变的SOD1基因具有相似的组织表达差异性,在大脑皮层表达最高,在脊髓表达最弱。突变后的SOD1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与野生型SOD1基本相似。结论:突变后SOD1酶活性的功能下降可能是引起该家系发病的原因,SOD1基因在不同神经组织表达的差异性,可能是该家系ALS患者临床表现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的原因。【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空间构象13我们在重庆地区发现一

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大家系[1],该家系临床表型与目前文献报道的FALS家系临床表型有差异,表现为:(1)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前角细胞刺激症状,躯干及四肢肌肉明显萎缩,以肢体末端肌肉萎缩最显著,后期手足畸形呈“爪形手”、“弓形足”;(2)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轻微,在8例存活的患者中,仅2例腱反射活跃或亢进,1例病理反射阳性,另1例病理反射可疑阳性。我们对该家系成员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dismutase,SOD1)基因的5个外显子进行突变位点的筛查,

4、发现部分家系成员的2号外显子插入了一个碱基A,我们认为这一新的SOD1突变类型可能是引起该家系发病的主要原因[1,2]。我们对这一新的突变SOD1进行研究,了解其与野生型SOD1在结构上以及不同部位神经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并采用软件分析其二级、三级空间结构,为进一步研究该家系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家系成员(见图1)外周血标本,TriPureIsolationReagents购自美国Roche公司。PCR产物纯化试剂盒购自上海华禹生物工程公司。RNA酶抑制剂、反转录酶AMV及缓冲液、OligoDT购自Promega公司。LambdaDNA/Hind

5、Ⅲmarkers、PCR13markers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DL2000LadderMarker购自北京天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BD2000LadderMarker购自北京博大泰克生物基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32P标记的dCTP试剂盒购自北京福瑞公司。PCR引物由上海博亚公司合成。  图1该ALS家系图谱  1.2实验方法  1.2.1家系成员Northern杂交  (1)外周血总RNA抽提:分别抽取家系成员:Ⅱ5、Ⅲ12、Ⅲ11、Ⅲ9、Ⅲ7、Ⅲ20、Ⅲ1、Ⅲ5、Ⅲ4、Ⅱ11、Ⅲ3、Ⅳ2、Ⅲ2、Ⅳ6、Ⅲ13静脉血5ml,采用TriPureIsolationReagents总RNA

6、提取试剂盒提供的方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总RNA。  (2)标记探针:采用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合成DNA探针,在一个PCR反应管中加入待标记片断1μl(约200ng)和随机引物11μl(约75ng),置沸水中煮3min后放入冰水冷却;加5单位(约1μl)的大肠杆菌聚合酶IKlenow片段,室温下温浴至少3h。13  (3)RNA电泳:制备凝胶和样品,随后将样品加至凝胶加样孔,将凝胶浸入1×甲醛凝胶电泳缓冲液中,3-4V/cm电压降进行电泳,溴酚蓝迁移出约8cm结束电泳。  (4)转膜:按Southernblot转膜方法进行转膜,室温真空中保存。  (5)杂交:用杂交溶液于42℃进行预杂交

7、,时间1~2h。在预杂交液中加入变性的放射性标记探针,在适宜的温度下继续温育16~24h。  (6)信号检测:室温洗膜20min,随后68℃洗膜3次,每次20min;用X光片(Kodak)进行放射自显影,附加增感屏,-70℃曝光24-48h取片冲洗。使用Gel分析系统对杂交影像进行扫描分析,测定每个杂交信号的强度。  1.2.2SOD1cDNA在多种人神经组织中的表达  (1)逆转录合成SOD1cDNA:按分子克隆的方法分别得到野生型和突变的SOD1cDNA。  (2)hSOD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