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和ct对军训致下肢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

cr和ct对军训致下肢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

ID:15107747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cr和ct对军训致下肢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_第1页
cr和ct对军训致下肢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_第2页
cr和ct对军训致下肢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_第3页
cr和ct对军训致下肢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_第4页
cr和ct对军训致下肢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cr和ct对军训致下肢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R和CT对军训致下肢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作者:何海涛,周贵娅,朱树龙【摘要】目的比较CR和CT对军训致下肢应力性骨折诊断意义。方法对40例军事训练中怀疑下肢应力性骨折的战士,行相应部位CR摄像,其中16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28例诊断为应力性骨折,其中单独经CR诊断12例,经CR与CT共同诊断12例,CR阴性为CT补充诊断4例;单侧胫骨20例,双侧胫骨2例,蹠骨6例。结论下肢应力性骨折具有特征的CR和CT表现,对诊断下肢应力性骨折各有优点。【关键词】计算机X线摄像;计算机体层摄影;应力性骨折

2、应力性骨折(stressfractureSF)又称疲劳性骨折,在一些特殊人群中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例如士兵和运动员。本研究收集本年度新兵训练期间经过临床和影像学诊断为下肢应力性骨折的患者40例,分析其计算机X线摄像(computedradiography,CR)和CT表现特点。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5新兵集训期间怀疑下肢应力性骨折战士40例,均为男性,年龄18~21岁,训练内容主要为队列及5km长跑。出现下肢疼痛2~8周就诊;双下肢疼痛12例,单下肢疼痛28例,均排除相应部位直接

3、暴力外伤史,18例疼痛部位软组织肿胀,并局部压痛,22例局部不同程度压痛而无明显肿胀。1.2CR和CT检查CR检查采用富士公司计算机辅助数字化X线摄像机,条件为50~55kv、3.0~3.5mAs正侧位投摄,图像经富士CR工作站后处理,由2名放射科医师做出诊断;CT检查采用SIEMENS公司双排CT,双下肢对称扫描,条件为230kv、30mAs,层厚3mm,间隔3mm,高分辨率扫描,骨窗及软组织双窗宽重建。2结果40例中28例诊断为应力性骨折,其中CR具有典型表现而诊断的12例;CR表现高度怀疑而

4、行CT进一步检查诊断的12例;临床高度怀疑,CR无异常而行CT检查诊断的4例。单侧胫骨20例,双侧胫骨2例,蹠骨6例。出现下肢疼痛时间长短不同,相应CR与CT表现也不同,就诊早期(<2周)CR常无异常表现,或表现轻微,需CT进一步检查。典型CR和CT表现主要为:(1)软组织肿胀,软组织间隙模糊。(2)局部骨质疏松改变,局部皮质变薄模糊,呈“灰色皮质征”。(3)骨膜反应,表现为与骨干平行的细线样或层状密度增高影,范围在2~4cm5内。(4)骨折线,骨皮质内横行或斜行细线样透亮线,长度在2cm内

5、;骨小梁骨折,结构紊乱。(5)骨痂生长,表现为横行致密影,髓腔密度增高,骨内外膜成骨,骨皮质增厚。就诊早期常常缺乏上述典型CR表现,连续随访4周以上均不同程度出现上述改变,CT较CR检查敏感,显示应力性骨折不同时期病理变化情况。3讨论应力性骨折发病率、好发部位不仅与特定群体有关,更与从事的运动类型及负荷大小有关。国内外新兵军训时的发病率报道不一,个别报道高达32.5%[1]。部队军事训练中,以长跑和队列训练引起的下肢应力性骨折最为多见。应力性骨折的发生与应力引起的骨质阈下骨折有关,人体对这种阈下骨

6、折具有相应的修复,当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后,随着损伤积累即发生应力性骨折。应力性骨折的损伤机制包括“过度负荷”和“保护疲劳”理论[2~3],“过度负荷”认为长期的阈下损伤超过机体修复能力,最终累积导致骨折的发生。“保护疲劳”理论认为,持续肌肉疲劳,力量衰竭,吸收各种震荡作用减弱,疲劳状态下训练会使得肌肉不协调收缩,骨骼产生的应力紊乱,易引起应力性骨折。军事训练中应力性骨折的发生与训练的强度、持续时间、频率高低,以及训练场地和训练装备有关。不正确的训练方法,短时间内剧烈、高强度或长时间单一高强度训练,

7、往往会导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训练场地条件不佳,特别是坚硬或粗糙地面是应力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下肢的不等长,以及用力习惯的不同也是应力性骨折的危险因素。5影像学是确诊和随访应力性骨折的可靠方法。影像学表现是机体病理改变的反应,其敏感性与病理演变时期密切相关[4],下肢应力性骨折早期(<2周)CR很难有阳性发现,少数病例可表现为软组织肿胀,骨质充血水肿后,骨质疏松所表现的“灰色骨皮质征”,随着损伤发展,骨皮质内出现线样骨折线,以及皮质外骨膜反应所引起的线样或层样平行于骨皮质的骨膜反应,如果损伤

8、持续得不到修复,最终可导致完全骨折,当损伤因素得以去除,晚期修复表现为骨痂的明显生长,骨折线模糊消失,髓腔内密度增高,最终骨质重塑修复。CT在各个病理发展时间较CR更能敏感的反应骨质改变,能显示细节结构的改变[5~6],其早期显示骨质疏松改变及髓腔内细小的骨小梁微骨折能力强,中晚期可以同时显示皮质内外骨膜反应,以及隐藏于增厚皮质内及横向环行于骨皮质内的细小骨折,晚期骨痂生长,骨膜反应明显,CT表现为“双皮质征”。CR显示应力性骨折的敏感性较CT要低些,但是常规CR检查仍然是应力性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