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04228
大小: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易县狼牙山景区周边防护林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易县狼牙山景区周边防护林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林学0902班马壮学号2009074010214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易县狼牙山景区周边防护林建设工程 2、项目建设地点:易县狼牙山景区宜林荒山 3、项目建设目标:狼牙山景区周边宜林荒山全部绿化,建成集水土保持、景观游览及生态保护功能于一体的山区防护林体系。 4、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利用刺槐、侧柏、油松等树种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2.4万亩。 5、建设期限:2012~2015年,2012年完成4500亩,2013—2015年每年6500亩。 6
2、、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797.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400万元,自筹397万元。 7、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年增加降水涵蓄160.8万方,减少土壤侵蚀3.6万方。能有效改善山区气候,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二)、项目依据: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及易县县林业局荒山造林规划。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荒山造林面积2.4万亩,植树514.22万株,其中刺槐175.61万株,侧柏152.41万株,油松83.22万株,其他7.8万株。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保存率达到80%以上。 (四)可行性研究结论:通
3、过绿化荒山,建设狼牙山山景区周边防护林,是重要的防护型生态建设工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项目投资规划依据当地市场价格进行估算,符合实际情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狼牙山现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周边地区虽有经济林园,但整体生态环境仍十分恶劣,因此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本地区长远发展的任务。山区防护林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
4、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 易县山区防护林建设项目是根据建设生态文明县的要求和易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它对于改善景区周边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必要性分析 狼牙山脉属太行山的一部分,狼牙山景区周边地区包括狼牙山镇、独乐乡、西山北乡西部及良岗镇南部山地,这一地区经过多年的造林绿化,基本建成了以柿子、桃、李等果树为主的经济林,有林地面积达到了21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0%以上,为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立地条件难度和交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大面积宜林荒山没有
5、绿化,主要集中在周边山地,由于气候干旱,立地条件差等原因,林地覆被率低,水土流失严重,造林困难。 通过荒山绿化,营造山区防护林,可以更好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提高水质,进一步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对改善景区自然景观和气候有明显作用,可以丰富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由此来看,狼牙山景区周边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有必要的。 三、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地区概况狼牙山位于保定西易县境内,太行山北部东麓。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
6、。北距北京市130公里,距保定40公里,332和232省道经过及京昆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二)气候条件气候属于季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9.4℃,无霜期为160天,90%保证率为141天。全年日照时数2577.3小时,日照率分别为58%。全年的太阳辐射总量为129.88千卡/cm2,全年降水量在570mm-670mm之间。(三)土壤条件山地海拔700米以上地区为棕壤分布区,700米以下及山脚下为褐土,水岸区域分布为潮土。(四)植被概况低山区种植各种经济林果园,柿子、桃、李为主要品种,在坡度大于25°的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
7、重,有少量的经济林园。其他海拔高、坡度大地区为草灌区,各种芒草及荆条、酸枣等灌木及少量毛黄栌等小乔木,阴坡野皂荚密集丛生。(五)限制因子首先立地条件差,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阳坡温度高水分少,限制作用明显。另外由于还存在放牧现象,使得植被恢复更加困难。 四、建设目标 (一)建设目标 2012—2015年完成荒山绿化任务,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2.4万亩。2012年完成4500亩,2013—2015年每年6500亩。项目建成后,景区周边森林覆盖率达到34.6%以上,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大幅度增加水源涵养量,山区气候条
8、件明显改善。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以建设生态防护林为目标,以培育森林和保持水土为基础,以提高地区的生态稳定性为重点,全面实施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充分发挥森林在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群众生存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