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分析

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分析

ID:15099857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分析_第1页
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分析_第2页
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分析_第3页
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分析_第4页
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治疗分析作者:郑建杰,耿希刚,许锁春,王海晨,李明,任沪平,李兆志【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术期治疗,分析术前准备与诊断、体外循环与麻醉技术、外科操作以及术后监护等对手术治疗的影响。130例中男98例,女32例。平均月龄为(15.82±6.93)(2~36)月,平均体重为(8.82±0.91)(3~12)kg。本组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39例,法乐氏四联症26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17例,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10例,法乐氏

2、三联症、房室管畸形各6例,单心房、单心室及右室双出口各5例,室间隔缺损伴二尖瓣脱垂、肺静脉异位连接及三心房各3例,三尖瓣闭锁及左房黏液瘤各1例。124例患儿在全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根治性手术,6例行姑息性手术。结果治愈126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3.1%。结论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在围术期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在围术期的生存率。【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体外循环;外科治疗8  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治疗逐步趋向于在婴幼儿阶段进行。婴幼儿先心病患者极易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严重低

3、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等,保守治疗病死率极高,约有30%~50%的患儿失去生存的机会。及时恰当的外科治疗能挽救大部分患儿的生命,但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治疗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1]。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婴幼儿先心病130例,治愈126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3.1%。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30例中,男98例,女32例。平均月龄为(15.82±6.93)(2~36)月,平均体重为(8.82±0.91)(3~12)kg。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39例,法乐氏四联症26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

4、压17例,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10例,法乐氏三联症、房室管畸形各6例,单心房、单心室及右室双出口各5例,室间隔缺损伴二尖瓣脱垂、肺静脉异位连接及三心房各3例,三尖瓣闭锁及左房黏液瘤各1例。  1.2手术方法8患儿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静脉及吸入复合麻醉,胸骨正中切口进胸,常须切除部分胸腺以利于升主动脉远端的显露;切开心包。先行主动脉插管,再进行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一般采用中低温,对复杂畸形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的方法。分别依次阻断上、下腔静脉及主动脉,开始体外循环,自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行心肌保护,切开右心

5、房减压,同时放置左心引流管。其中5例采用深低温(-20℃以下)低流量或停循环的技术,6例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跳动下手术。所有病例均使用膜式氧合器,同时术中采用超滤。矫正畸形后,复温,同时排气。开放循环,心脏复跳。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撤除体外循环。严密止血,术后均放置临时起搏导线及闭式引流管。  2结果  130例中有124例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一期根治术。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为(65.09±35.0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12±13.22)min;其中123例自动复跳,1例除颤后复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41.2±16.6)h

6、。6例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手术。6例出现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9例出现肺不张,均治愈。本组病例在围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3.1%。死亡原因2例患儿为肺血管发育不良,2例为低心排综合征。126例患儿手术效果满意。  3讨论8  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治疗是发展趋势,但它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国内开展单位还较少,手术死亡率较高(10%以上)[1]。为此我们针对婴幼儿先心病的特点,结合我院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及围术期的治疗情况,有以下体会。8  首先,应重视其术前准备与诊断,婴幼儿尤其是低体重儿,全身器官发育不成熟,

7、代偿功能低,手术耐受力低,且常反复肺部感染,术后易发生全身各脏器、组织功能紊乱和衰竭。术前应加强营养,改善全身状况;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纠正心衰及贫血,降低肺动脉压力等。有利于提高患儿对手术的耐受性。排除合并有其他心内畸形[2],如未及时发现并存PDA,易造成灌注肺或体外循环意外。对于大ASD、VSD病儿关注肺动脉高压的程度,进行反复吸氧实验和血气分析,评估肺动脉压力。对于TOF患者应了解肺血管及左室发育情况,本组有2例患儿因肺血管发育不良而导致死亡。  其次,应掌握好婴幼儿的麻醉与体外循环技术。患儿呼吸道窄,呼吸频率快,氧耗量

8、大,操作困难;全麻时功能残气量降低,使死腔量加大,易导致二氧化碳蓄积,引起高碳酸血症;而朝气量过大又可使气道压过高,造成气道损伤。因此,麻醉师必须随时了解患儿的呼吸状况,及时调节各呼吸参数;并进行动脉血气监测,作出相应的处理[3]。术前禁饮食使体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