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09922
大小:155.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7-11-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组组长,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专家河南省《招生之友》心理氧吧专家主持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研究室史彩娥教授0371—6200520913838068323史老师心理网站www.slsxl.cn2010年4月13日主要内容如何设计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课的特征心理健康课的原则心理健康课的方法心理教师的资格如何设计一节心理辅导课针对学生实际,选择主题内容。围绕教学主题,确定目的要求紧扣教学目的,灵活运用教法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构建课堂教学过程1、始终以提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中心贯穿课堂2、“
2、怎样控制愤怒”设计的问题如下:-----通常什么事情容易使人愤怒?-----在愤怒时有哪些心理与行为表现-----愤怒对自己、他人有什么危害-----以后遇到愤怒的事情怎么办?3、围绕以上问题让学生发言、讨论、表演小品、对小品内容的评价、收获等4、总结调控情绪有效的方法5、布置作业。运用所学过的方法于实践之中。心理课的模式1、导入语。(认识自我、情绪、性格、人际关系):方法多样(快乐、挫折、交往、考试焦虑、男女生交往)2、了解学生感受。分组讨论、集体讨论3、分享经验4、教师跟进和点评5、快乐体验每节课让学生有快乐的体验(我最棒---认识自我;情绪----开心的事;人际关系:
3、同学喜欢我,因为---;性格:优点轰炸;压力处理经验;)全员参与面对学生的问题和感受。6、活动贯穿始终7、面对学生的问题和感受8、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9、巩固。今天我学到---生活中的运用10、作业。坚持下次课的分享,学以致用。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什么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提倡对问题的分析、探讨,让学生认识到可能导致的结果。不是“我要你领悟”。而是通过开放式提问达到“自我领悟”。不是命令式语气。是朋友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时刻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和同感。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以活动、体验为主,通过教师的启发,最终达到助人自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特征功能----
4、学生个体身心健康目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预防心理问题内容----学生是心理教育辅导活动的中心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实践和体验,达到助人自助。1、掌握学生心理和学生的情绪特征2、了解控制愤怒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困惑识别)3、编好短剧,安排学生表演,歌曲等4、布置教室(画图、图片、桌椅的摆放等)1、提问题法。引导学生有说的愿望2、讲述法:点评、总结3、讨论法:4、角色扮演5、心理训练6、布置作业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则:由于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当众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所以,对于
5、那些随和、性格外向、有安全感的学生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角色扮演相对显得困难。而安全的、接纳的、信任的气氛及教师的鼓励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假如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害怕,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而是分给他们一些其它任务,直到他们自动参与。(2)鼓励学生把角色扮演当作一种游戏。(3)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在学生身上。注重角色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而不是学生表演得多么好。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使学生有信心,喜欢表达他们自己。(4)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常用的有角色互换
6、、小品表演小学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有一个适应过程,可以选择“我的校园真美丽”让学生喜欢学校;“好习惯、坏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针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选择“小猫学本领”,通过故事让学生知道专心学习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男孩、女孩交往起哄现象,设计了“男孩、女孩”。初中、高中一年级学生适应新的环境,重新认识自我问题、青春期心理、初三、高三的考试焦虑问题、高三的职业选择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交往问题、情绪调控问题等。教学目的紧紧围绕“怎样调控情绪”这个主题,使学生明白如下问题:1、使学生了解愤怒情绪的外在行为表现2、使学生认识愤怒情绪对人的身体和行为的负面影响3、使学生认
7、识到控制愤怒情绪的重要性4、教给学生几种控制愤怒情绪的方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原则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相结合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同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保密性原则1、“他打我了”2、“我举了那么多次手,老师也没叫我”3、“我们俩一起讨论问题,被老师叫去批评了一顿。”4、“今天我考了60分”。同感练习:1、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举例);2、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愿发言、参加活动)3、理解学生1、一般常态心理者。这部分人表现为心情经常处于愉快的状态,适应能力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