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067559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我国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CDP自2000年设立以来,对全球进行碳排放数据调查,我国于2008开始参与其中,根据CDP问卷调查中得出的有关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情况,可知我国问卷参与度较低。鉴于我国碳信息披露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对碳信息披露的认知较欠缺,尚无具体的政策指引,理论研究和实践也相对落后等,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中国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实践。 [关键词]碳信息披露;CDP;现状;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14.006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
2、(2013)14-0013-03 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后果越来越显著,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二氧化碳排量也已达到世界第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的能源消耗强度较大,由于技术和设备陈旧落后,使得我国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较高。为此,我国政府努力做出了一系列关于碳减排、新能源、低碳经济等措施。我国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年颁布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执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随后深证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以及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等文件都
3、力求鼓舞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告中披露相关环境信息。但是我国采取“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态度。 作为环境信息披露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无论从理论还是实务角度看,各界人士已对碳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达成共识,然而针对碳信息披露的研究依然比较缺乏。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成分二氧化碳,我们应该更加给予关注。以CDP发展历程为背景,本文拟对我国碳信息披露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总结我国碳信息披露的经验和不足,并就此对我国碳信息披露的发展提供些许对策建议。 1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的发展历程 在当前国际上还没有出现一部较规范的碳信息披露会计准则,使得碳披露的口径大小不一,缺乏可比
4、性。针对这无法可依的情况,英国伦敦由35家关注气候变化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全球主要法人机构共同发起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其主要目的是用来评估气候变化对企业造成的机遇和风险,试图以一场高质量信息对话来促进全球企业对气候变化作出合理的反应。自2000年发起以来,采取问卷方式对全球部分具有代表性上市公司进行碳信息披露调查,以此推动企业与投资者之间进行高质量信息披露交流,有利于企业更理性地面对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并对此做出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CDP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4个方面,分别是:①低碳战略,它包括碳风险管理、低碳发展机遇、管理
5、战略和碳减排目标;②碳减排核算,它包括碳核算方法、碳排放的直接核算、碳排放的间接核算;③碳减排管理,它包括减排项目、碳排放交易、碳排放集中度、能源成本和计划等方面;④全球气候治理,它主要包括气候变化的责任分担、总体和个体减排成效、国际气候治理机制等。尽管国际上有很多类似于CDP的机构组织也在进行碳相关方面的工作努力,但是CDP相对而言,显得更为全面、系统、深入且应用广泛,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青睐,为其获取企业碳信息披露信息开辟了一条较完整的渠道。许多国家也将CDP中的相应项目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 2011年是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第九次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
6、调查,同时中国也连续4年参与其中。根据这次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气候变化因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据碳信息披露项目执行主席保罗·辛普森介绍,2003年全球只有235家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而到2011年已经有3566家企业愿意将碳信息披露作为其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①。依据公司财务报告和其他重大事项披露的内容所示,2011年全球500强企业的问卷回应率高达80%以上,体现出大多数企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和资源投入程度较高。 2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 在中国,作为CDP执行机构的商道纵横,自2008年至2011年连续向中国流通市值最大的100家上
7、市公司发放问卷调查,收集其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以及应对战略等相关信息,呼吁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社会责任。2011年,在100家应邀参与CDP中国2011的企业问卷调查中,有46%的企业对CDP问卷积极回复,达到了历年来首次参与度高峰,其中有11家公司填写了问卷,有35家公司提供了相关信息。有54%的企业不愿提供碳信息,其中39家没有任何回应,15家公司拒绝参与调查。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100涉及28个行业,填写问卷的只有11个行业,分别以银行、运输、煤与消费用燃料、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信息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建筑与工程为代表,4家来源于银行业,占据着绝对数量。在餐饮业、
8、娱乐业、金融服务、航空、金属与采矿、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