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优秀论文 民勤绿洲外围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沙流的观测研究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优秀论文 民勤绿洲外围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沙流的观测研究

ID:15060562

大小:59.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8-0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优秀论文  民勤绿洲外围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沙流的观测研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优秀论文 民勤绿洲外围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沙流的观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品】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本科论文专业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优秀论文民勤绿洲外围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沙流的观测研究关键词:民勤绿洲下垫面风沙运动风沙流输沙率流量观测摘要:风沙运动作为土壤风蚀与沙尘暴的一种重要的物理过程,对自然环境与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由风沙运动引发的灾害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而深入研究风沙运动机理目前被认为是全面了解和防治风沙灾害的关键因素,因此科学家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民勤绿洲外围特定环境背景条件下不同下垫面的风沙流流量进行观测研究,通过观测数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不同下垫面条件对风沙

2、流流量、风沙流结构的影响,研究民勤不同下垫面类型特有的风沙流运动规律和特征,为民勤绿洲防沙治沙规划、荒漠化防治工程实施及固沙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上风速(Ⅴ)与近地面0~50cm内输沙率Q(g/cm.min)之间的数学关系是幂函数曲线(Q=aVb);从总体趋势上看,风沙流流量的分布是沙丘顶部>沙丘中部>沙丘底部。近地面0~30cm气流层内输沙率(g/c㎡.min)与高度h(cm)的关系遵从负指数函数Q=aebh(a、b为常数);0-30cm高程内最大含沙量出现在最底层(0-2cm),占总数的40%,为蠕动沙量;相同

3、条件下输沙率顶部>中部>底部。2.砾质沙地上风速(Ⅴ)与近地面0~50cm内输沙率Q(g/cm.min)之间的数学关系是幂函数曲线(Q=aVb);近地面0~30cm气流层内输沙率(g/c㎡.min)与高度h(cm)的关系遵从负指数函数Q=aebh(a、b为常数):0~30cm高程内最大含沙量出现在最底层(0~2cm),占总数的21%,沙粒的运动以跃移为主;在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的大小与地表粗糙度成反比、与沙丘盖度成反比。3.白刺沙包上从全年度近地面0-50cm内风沙流总流量来看:Q背风坡底部Q迎风坡底部>Q顶部;白刺包上白刺的盖度大小对

4、风沙流流量影响显著,白刺的盖度越小,风沙流流量越大。白刺沙包三个部位0~30cm高程内最大含沙量均固定在最底层(0~2cm),分别为32.53%、27.98%、33.45%,0~8cm内的含沙量占总量的70%左右;近地面0~30cm气流层内输沙率(g/c㎡.min)与高度h(cm)的关系都遵从幂函数Q=ahb(a、b为常数);背风坡的输沙率最大,迎风坡底部略大于顶部。4.尼龙网、粘土和麦草沙障的风沙流总流量分布都遵循沙丘顶部>沙丘中部>沙丘底部;尼龙网沙障、粘土沙障和麦草沙障的含沙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4~16cm、22~24cm和22~24cm处,分别

5、占总量的17.74%、17.53%和19.13%;三种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Q黏土<Q麦草<Q尼龙。5.在梭梭林地上,随着疏透度的增大,风沙流流量成指数函数Q=412.38e0.7877L(R2=0.9127)递增。不同疏透度条件下的风沙流结构都符合幂函数递减规律Q=ahb(a、b为常数);疏透度为47%的梭梭林带优于疏透度为36%的梭梭林带。三种疏透度条件下风沙流最大含沙量均固定在最底层(0~2cm),分别为44.47%、48.78%、38.60%,并且0~8cm内的含沙量占总量的80%左右;30%<最佳疏透度<50%。6.从

6、08年全年度监测的风沙流总流量看,无盖度流动沙丘>白刺平坦砾质沙地>梭梭林>白刺包&【精品】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本科论文专业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优秀论文民勤绿洲外围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沙流的观测研究关键词:民勤绿洲下垫面风沙运动风沙流输沙率流量观测摘要:风沙运动作为土壤风蚀与沙尘暴的一种重要的物理过程,对自然环境与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由风沙运动引发的灾害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而深入研究风沙运动机理目前被认为是全面了解和防治风沙灾害的关键因素,因此科学家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以往学者

7、的研究基础上,对民勤绿洲外围特定环境背景条件下不同下垫面的风沙流流量进行观测研究,通过观测数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不同下垫面条件对风沙流流量、风沙流结构的影响,研究民勤不同下垫面类型特有的风沙流运动规律和特征,为民勤绿洲防沙治沙规划、荒漠化防治工程实施及固沙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上风速(Ⅴ)与近地面0~50cm内输沙率Q(g/cm.min)之间的数学关系是幂函数曲线(Q=aVb);从总体趋势上看,风沙流流量的分布是沙丘顶部>沙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