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参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参考

ID:15057410

大小:12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参考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参考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参考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参考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二个十年(1928---1937.6)一、概况:多元文学格局(一)、多元文学格局形成的原因:A新文学阵营的解体(两个标志:《新青年》南迁,护士与陈独秀意见分歧,陈独秀遵从社会主义思潮,而胡适坚持纯文学----学院派知识分子改良派思想;“问题”与“主义”理论,李大钊VS胡适,主义---立场问题与选择,倾向社会变革,问题----主义之下的遭遇,改良倾向B革命成为时代的主潮(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革命形势更加复杂)C新的文学空间的兴起(二)、.多元文学格局的构成:左翼(主流)+京派(北京)+海派(上海)+

2、其它作家 左翼文学1、左翼文学的先声 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沈泽民、蒋光慈等人的无产阶级文学主张:春雷社;茅盾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2、导火索----国共合作的破产 3、主要进程-----后期创造社及太阳社对新文学和鲁迅的批判(创造社“骂“的传统、文学观点:成为时代的留声机,替时代发言)4、左联的成立和重要活动 A左联成立(1930年3月2日,上海) B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 普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法拉格、梅林、沃洛夫斯基 C大量译介国外进步作品 《母亲》、《毁灭》、《被开垦的处女地》 D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3、E推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新写实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F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论争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5、代表作家茅盾(理论批评)、蒋光慈、丁玲、叶紫、柔石、张天翼、东北流亡作家群等) 京派1、京派的形成(故都;校园;乡土)30年代,以学院派知识分子为主,强烈的怀旧的乡土情怀,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审美倾向(从容、宽厚、理想) 3、代表作家沈从文(《大公报》文艺副刊,解放前“趣味园地”,针对市民阶级,“报屁股”)、废名(周作人的学生)、萧乾(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时间最长)、芦焚、杨振声

4、、李健吾(感悟式批评) 海派1、海派的形成洋场(娱乐文化滋生最为强烈,最初的居住者是为中国传统社会所抛弃的人,如“科举失败”、犯事者例如王韬)、现代(“新感觉派”)、商业 2、审美特点世俗性(商业性)、都市题材、现代技巧 3、代表作家张资平(第一次规模化的小说写手,鲁迅批判其小说符合“三角恋爱型”)、叶灵凤+刘呐鸥(皆为潜意识作家)、穆时英、施蛰存等 其他作家:巴金、老舍、曹禺等u(三)、本时期文学思潮的总体特征 A文学的政治化倾向 B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运用 C文学的多元格局 D文学的不平衡现象 二、本时期的小说

5、创作概况 1、茅盾2、老舍3、巴金4、沈从文5、左翼小说6、京派与海派小说7、李劼人8、通俗小说u矛盾(1896—1981)《子夜》:创作的背景: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缘起:1928年中共六大关于中国性质的决议引发党内矛盾 讨论的主要方面:新思潮派(中央)、动力派、新生命和改组派、新月派 社会剖析小说的五大看点: 宏大叙事(重大题材、与历史同步)+蛛网结构(线索交错、情节复杂、人物众多)+人物群象(民族资本家、时代新女性)+多重性格(在社会关系中呈现人物多重性格)+社会文件(政治与艺术的矛盾:典型的茅盾之矛盾) 其他

6、小说: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霜叶红于二月花》、《腐蚀》等。 知识性提示: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茅盾的小说的五个转向 其一:人生派现实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 其二:横截面生活体验到全景式史诗结构 其三:感受优先到理性(分析)优先 其四:乡土文学到都市文学 其五:短篇小说到长篇巨制u老舍(1899—1966)1、书写立场:其一:民间立场(非官方、精英);其二:不跟潮流;其三:探索现代文明的病源;其四:文化批判(非阶级、社会);其五:乡土中国中的小市民 2、作

7、品看点市民形象系列 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贫民 京味 北京故事—北京民俗—北京幽默—北京语言 3、骆驼祥子讨论:祥子为什么会堕落? 小农思想:"以家为单元"——宗法 都市文化:以个人为中心——制度 自我救赎(道德滑梯) 祥林嫂的自我救赎;祥子的自我救赎u巴金(1904—2005)巴枯宁-克鲁泡特金、无政府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叛逆的战士、固执的单纯与激情1、《家》与巴金早期小说主要看点: 其一:家族寓言 其二:两类青年形象 其三:青春话语2、后期小说的风格转型第一:由激情到沉郁第二、青春话语到生存剖析第三、无政府主

8、义到人道主义知识性提示: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人间三部曲:《憩园》、《寒夜》、《第四病室》u沈从文(1902—1988)小说特色1、沈从文小说的内在结构:乡村/都市的二元对立 A乡村牧歌(唯美的乡土文学) a湘西美色的渲染b表现湘西的人性之“常”c表现湘西的人性之“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