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ID:15035666

大小:1.15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01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_第1页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_第2页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_第3页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_第4页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下图中()A.①B.②C.③D.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发源地,因此选择的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间的部分,图中只有②位于两条河之间,其余都是与海洋有关,因此排除其他选项,选择B选项。①是地中海和尼罗河交汇处,孕育的是古代埃及文明;③是地中海中岛屿密集地区,是希腊文明的发源地;④是地中海意大利半岛,孕育的是古代罗

2、马文明。答案:B2.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石制农具B.青铜礼器C.宫殿遗址D.家畜遗骨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考古的理解。本题要证明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城,因此就要直接证明宫殿的存在,所以宫殿遗址是最有力的证据,其他的证据都不足以证明是都城。A选项只能证明此处有人类文明,不能证明是夏朝的都邑;B选项只能证明此处有人类活动,而且文明也比较成熟,已经出现祭祀,但不能说明是都城,也可能是其他城市;D选项只能证明此处有家庭,不能证明是宫殿,因此本题选择C

3、选项。答案:C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A.B.C.D.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册”和“典”是用于记录文献资料的书籍,“殷”有发扬光大的意思。这句话理解是:要想发扬祖先的光辉事迹,就要靠书籍来记录。这应该是古人注重史学研究的一个典范。针对殷商的历史,可知当时的书籍就是龟甲和兽骨,因此选择C选项。A选项是青铜器,虽然当时有铭文,但是用途不是为了纪念祖先的,而是饮食用具。B选项出现时代晚于商朝。D选项不是殷商文明的产物。答案:C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

4、立周朝。这一年处在()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解析:本题考察商周时期的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牧野之战材料给出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按照公元纪年法来看,1046年比1000要大,还是公元前的计算方式,所以它发生在公元十一世纪;46年比50小,但因为是公元前,所以是下半叶,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答案:D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

5、兵的变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历史间题的能力.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都是由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这几个方面来诀定.春秋战国的社会大转型是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材料中已经给出政治和思想上的影响,所以选择经济的原因和社会方面的原因.①是经济原因;④是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因此选择D选项.②是民族间题,讲的是西周的灭亡,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因素.③时间点不对,农民起义是发生在封建王朝的历史现象,不是奴隶制社会的现象,因此排除.答案:D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

6、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白它讲述的内容,这段话其实是王夫之的《封建论》中的一部分,意思是关于封建和郡县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与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县制,是说郡县制度实行了两千年也没有人能更改,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县之制,因此选择B选项。答案:B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C

7、.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韩非对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评述,材料中观点的大体意思是: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可以行仁义;现代社会人多物少,争于气力,因此就不可以行仁义,而需要用法治。每一时代的世情事态都不一样,一切政治政策都要以当时的世情事态为出发点。这与法家的主张一致,这种观点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发展,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反应,因此选择进步史观。B选项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与材料不符;C选项强调循环,而材料强调发展进步;D选项材料中没有出现英雄。答案:A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

8、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如果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这道题很容易就答出来了。这首诗是宋代朱熹的一首诗作,朱熹是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因此选择D选项。如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