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1

ID:15032721

大小:1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1_第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1_第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1_第3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1_第4页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B.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试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C.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D.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来源:Www.zk5u.com]2.填空:(l)四书是指、、、。“格物”和“致知”出自:(“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即;致知,。《大学》中提出的、、、、、、、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墓本纲领的一部分。(2)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在意、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肯定)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探知)新知识,而是(适合、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3.阅读下面

2、语段,完成后面问题。4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侧。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

3、性的发现。(1)在本文段中作者阐述了一个什么观点?(2)在第二段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四段加点字“此”指代什么内容?(4)“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你能举出一两个在历史上、学术上有关键性发现的人吗?他们对人类有哪些贡献?4参考答案:1、C2、(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札记·大学》、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重视、可能、寻求、适应3、(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2)举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4(3)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

4、察,而是积极的探侧。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4)答案略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