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重复观”背景解析

米勒“重复观”背景解析

ID:15013810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1

米勒“重复观”背景解析_第1页
米勒“重复观”背景解析_第2页
米勒“重复观”背景解析_第3页
米勒“重复观”背景解析_第4页
米勒“重复观”背景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米勒“重复观”背景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米勒“重复观”背景解析  [摘要]J.希利斯?米勒是美国享誉盛名的文学批评家,耶鲁解构主义批评学派的代表之一。他的学术生涯经历了三个时期的转变,初学新批评,中经意识、现象学批评,最后终于解构批评。他否定作者的权威,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是自我而阐释的,小说是自古以来各种题材相似的文本不断的重复。他在1982年发表的《小说与重复》带有明显的解构主义色彩,书中作为重复的阅读理论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关键词]米勒;解构主义;重复观  一、学术思想转变  J.希利斯?米勒是著名的美国现象学文艺评论家,同时也是耶鲁批评派的一员主将,解构主义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

2、1954年就读欧柏林学院的米勒开始接触新批评,他的文艺理论生涯自此拉开序幕。后来米勒转到哈佛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在威廉姆斯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耶鲁大学等校任教。耶鲁大学任教期间,米勒结识了德曼、布鲁姆、哈特曼,自此“耶鲁学派”声名鹊起。耶鲁学派致力于大陆哲学以及解构主义理论批评的研究。  米勒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1940年到1950年间,新批评在美国学术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此阶段的求学过程中,米勒同样受到了新批评的影响,尤其是细读和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文本的严格训练对他的人生大有裨益。新批评强调文本的中心理论,将语言元素视为文学研究的基础。就研究方

3、法而言,新批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细读法的提倡和实践,这对后来的美国文学批评发展影响深远。尽管米勒在哈佛所接受的教育基于文学历史的学习,但是他并未局限于这种封建的教学模式。他在接受细读法的严格训练的同时独立地研读批评著作,可以说新批评的影响为米勒的文学批评思想打下了基础。  随着新批评的逐渐的衰落,欧洲各种意识批评涌入美国学术界。这些新思想为当时急于摆脱本土新批评的人们注入了新的思想资源,其中最为显著的当属意识批评的出现。1953年米勒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法国著名的现象学批评家布莱,他的理论对米勒的影响颇深。布莱的意识批评与新批评截然不同,意识批评并

4、不执着于单个文本而是回到作者乃至整个文本,认为作者的意识有其整体性。所有的著作以不同的面貌呈现了作者的整体意识。意识批评将文学批评视为“文学的文学,意识的意识”,换言之,就是通过阅读作者的所有作品直接透视作者的心灵整体。  之后德里达在霍普金斯大学的演讲否定了意识批评建立的基础,主张意识并非先于语言存在,而且意识也不能担当语言的始源。在德里达看来,语言感知是很复杂的,批评家想要通过语言来探知作者的意识是行不通的,这与“意识的意识”的基本假设是相悖的。德里达的理论对米勒产生的影响,促使了他的又一次文学批评思想的转变。更有甚者,带有解构主义色彩的《维多利亚小说的形式》

5、、《哈代:距离与欲望》二书就是这个转折期的成果。  二、重复观诞生  就理论而言,1970年以来米勒的著作大都基于解构主义而创作的。米勒曾说过解构主义试图颠覆潜在中心论和分类起源体系。在文学和批评之外并无先决空间的存在,所以我们既不能从此处批评也不能将该空间视为基础来解释文本。  1、颠覆传统人文主义  解构主义颠覆了传统的人文主义理论,并对其一系列问题提出质疑。  从作者来说,传统人文主义认为作者掌握了所有的语言,是文本的创作者,然而解构主义却否定了作者的权威性,并不接受作者创作者的说辞;就文本而言,人文主义把文本视为确定的稳定整体,而解构主义强调的却是文本的不

6、确定性;谈及对问题的解释,前者相信只有通过读者或者评论者才能确定文本的单一意义,后者认为文本自身便可解读。除此之外,传统人文主义认为文学历史是一系列可以界定的时间段,通过确定的有机形式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但是解构主义对此所持观点截然不同。  在他的著作中,米勒指出解构主义批评并不是分解文本而是使文本自身自我分解。在此期间他提出的几个重要的概念诸如文本性、互文性、异质性等等。关于文本的异质性,米勒认为异质性其实是文学的特点,暗含着文本多重甚至更为复杂的意义,而读者就必须抑制统一多重意义的强烈愿望。米勒提出,最好的解释就是利用异质性来诠释文本中可能存在的确切意

7、义,而这些系统地相互联系的意义最终由文本决定并不具有统一的逻辑性。文本本身可能具有开放性,那么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不需要选择“perhaps/perhaps”这样的阅读模式,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米勒对于阅读极为关注。虽然米勒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理论家,其实他更是位优秀的读者。一种理论很容易被驳斥或者否定,然而在阅读过程中,为了反驳这种理论就必须重复的阅读所质疑的作品并提出取而代之的理论,这便是米勒在《小说与重复》中所提出的“重复观”  2、对比两种重复形式  米勒在《小说与重复》第一章中提出“重复观”的相关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法国哲学家德鲁

8、兹将重复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