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96749
大小:219.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31
《计算机导论课本习题答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概述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D2.B3.CD4.C5.A6.ABC7.A8.C9.B10.B11.C12.A13.ABC14.B15.ABCD16.C17.ABCDE二.简答题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按照采用的电子器件划分,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其主要特征是逻辑器件使用了电子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使用机器语言编程。第一台计算机需要工作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如果希望它处理什么事情,需要把线路重新连接接,把成千
2、上万的线重新焊接。1949年发明了可以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可存储信息和自动处理信息,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低。几乎没有什么软件配置,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尽管如此,第一代计算机却奠定了计算机的技术基础,如二进制、自动计算及程序设计等,对以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机型有:ENIAC、IBM650(小型机)、IBM709(大型机)等。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其主要特征是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了磁芯体,引入了变
3、址寄存器和浮点运算部件,利用I/O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这不仅使得计算机的体积缩小了很多,同时增加了机器的稳定性并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计算机的功耗减小,价格降低。在软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降低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除应用于科学计算外,它还开始应用在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其代表机型有IBM7090、IBM7094、CDC7600等。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2)其主要特征是用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
4、cuit,IC)作为元器件代替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使用微程序设计技术简化处理机的结构,这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显著减小,而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却有较大提高,可靠性也大大加强。在软件方面则广泛地引入多道程序、并行处理、虚拟存储系统和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计算机开始定向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此外,计算机的应用进入到许多科学技术领域。代表机器有IBM360系列、富士通F230系列等。4.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其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沿着两个方
5、向飞速向前发展。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多种逻辑芯片,组装出大型、巨型计算机,使运算速度向每秒十万亿次、百万亿次及更高速度发展,存储容量向百兆、千兆字节发展,巨型机的出现,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一个很小的集成电路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笔记本型和掌上型等超微型计算机的诞生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的直接结果,并使计算机很快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完善的系统软件、丰富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商品化的应用程序的大量涌现,以及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进入了
6、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现在很多国家正在研制新一代的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将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电子仿生技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能进行知识处理、自动编程、测试和排错,以及用自然语言、图形、声音和各种文字进行输入和输出。新一代计算机的研究目标是打破计算机现有的体系结构,使得计算机能够具有像人那样的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已经实现的非传统计算技术有超导计算、量子计算、生物计算、光计算等。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是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纳米计算机或DNA计算机等。2.简述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华罗庚和我国第一个计
7、算机科研小组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当冯·诺依曼开创性地提出并着手设计EDVAC时,正在美国Princeton大学工作的华罗庚教授参观过他的实验室,并经常与他讨论有关学术问题。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进行调整,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员,在他担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1956年,在筹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时,华罗庚教授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2.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我国从1957年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
8、8月1日该机研制成功,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该机在738厂开始小量生产,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8台。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