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85120
大小:65.8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31
《地域对作家创作的影响.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容提要:巴山作家群是新时期文坛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地域性文学创作流派,文章从打造巴山文坛品牌的文学意义,总结地域文学创作的艺术价值,建设地方精神文明的文化作用,探寻文学运演规律的美学精神诸方面提出了巴山作家群研究意义之所在;并且指出了地域文学的美学价值在于:从空间上看是在溶入世界文学的浪潮过程中显示它独特的民族风貌,从时间上看是在追踪未来文学的发展趋势中展现它强烈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巴山作家 研究意义 美学的神 巴山腹地莽莽苍苍,渠江流水浩浩汤汤,这是一块饱经沧桑
2、、钟灵毓秀的家园,二十世纪下半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这里的山川大地和文人学士的才情、神思、灵感,于是他们用握惯了锄头、锤子和粉笔的手让体验和反思、激情和思想、现实和憧憬变成一首首诗歌、一篇篇小说、一页页散文、一幕幕戏剧,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为复苏的中国文坛洒下了一阵密集的“巴山夜雨”。这就是被评论界和文化界称之为的“巴山作家群”,他们达县师范专科学校七七级中文系“星光文学社”的田雁宁、谭力、张建华和当时达县地区文化界的宋小武、陈官煊、杨翰端、李贵、杨贵云、贺享雍等为代表迅速崛起在八十年代的中
3、国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实力和影响的当代文学的“巴山文学流派”。星移斗转,时过境迁,随着九十年代后文学轰动效应的失却,当年颇具实力的巴山作家群已再难排兵布阵,发起集团冲锋。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探寻地域文学运演规律,在新世纪开始的今天,在中国文学重铸辉煌的今天,“巴山作家群研究”意义何在?究竟给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呢。 一,文学意义:打造巴山文坛品牌 巴山渠水地灵人杰,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古代
4、的李白、元缜、李商隐在这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诗篇,现代的张爱萍、魏传统、梁上泉从这里步入革命道路和登上文坛,更不用说享誉中国当代文苑的的巴山作家群,其中有雁宁、谭力、宋小武、陈官煊、张建华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小说家、戏剧家、诗人,他们构成了巴山文坛厚重的历史和瞩目的成就。“俱往矣!”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重振巴山文学,形成品牌优势,不仅仅是重现昔日的荣耀,更是寻找市场经济体制与地域文化内涵接轨的机制,也不仅仅是写几本书、出几个作家,更是用文学的方式展示达州市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为此,笔者认为
5、我们应强化一个组织职能,培养两支文学队伍,形成三级创作梯队,简言之,走“一二三的内含发展”之路。 一是,强化一个组织职能。能够统领达州市文学创作的无疑应该是市作家协会,培养文学新人,沟通文坛信息,交流创作经验,组织文学活动,发挥它应有的领导、枢纽和凝聚作用;定期和不定期的与企业、传媒、学校等联姻,举行笔会、征文活动,开放式办会,灵活性形式,有序化
6、管理。如此让广大的专业和业余的作家有了归属感,产生责任感,激发使命感。在尚无文学组织的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散兵游勇状态的文学创作尚能发起集团冲锋,那么,在文学组织今非昔比的当今,我们还能无所作为吗? 二是,培养两支文学队伍。综观新时期的巴山文学,理论和创作呈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一段时间创作如火如荼,而理论门可罗雀,理论的滞后既严重地影响了创作的深化和提高,也难于形成较强的文学品牌意识和效应这早已为有识之士所洞见。比较而言,创作队伍和理论队伍的培养后者的难度明显大于前者,有关创作下面要专门论
7、及,此时重点说说理论队伍的建设。应该在有关部门的领导协调下,依托高校和文学团体有计划、有预见地用课题的形式和专题讨论的方式,推出文学新人,总结创作经验,评述文学创作,由感性而理性,由创作而理论,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引导。 三是,形成三级创作梯队。第一梯队是五六十年代已有影响的巴山籍作家,如将军剧作家陈其通、将军诗人张爱萍、边疆诗人梁上泉、农民诗人陈官煊、小戏作家张尚全,还有目前年事已高的专写古典诗词的章继肃、李萍、洪牧、李牧、陈冰等,学习他们对文学的执着精神,感受他们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领受他们对
8、艺术的独特风格;第二梯队是新时期崛起的巴山作家,这是巴山文坛的主力军和代表,雁宁、谭力、陈官煊、宋小武、贺享雍、刘秀品、周嘉、杨翰端等人依然坚守文坛,新作不断,发挥他们的典范效应和榜样力量,承上启下,再创辉煌。第三梯队是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尤其是大中专学校的一大批缪斯的崇拜者,他们是巴山文坛的希望所在,如达县师专的“巴蜀风文学社”的同学们近年来在各种公开刊物发表各类作品上百篇,对此,培养、发掘、鼓励比什么都重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