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75248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31
《浅论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论文关键词】人才 培养方案 改革 【论文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为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想,就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论述,从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体会。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随着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程度逐渐增加,控制系统日趋先进,这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技术管理工作更显重要。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是,根据目前对机电设备维修与
2、管理专业人才市场掌握的初步情况,行企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从人才质量,还是队伍数量上均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区域生产企业的专业人才市场进行调研中,通过现场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专业岗位群结构、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和方案改革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信息收集。经过对上述信息点的提炼和综合分析,确定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机电设备安装、维护、检修、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依托区域机电类企业,利用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创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3、校企两方深度融合,三入企业,零距离上岗”为特征的“1230”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结合对职业岗位(群)的调研,针对设备运行与维修、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产品与工艺设计三大类岗位,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完善从技能的适应培养到技能的构建培养。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两方深度融合,三入企业,零距离上岗”为特征的“1230”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能力发展不同阶段,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把培养过程归纳为4个学习培养阶段。(1)阶段
4、1:职业导向的工作任务——入门和概念性知识。即在第1、2学期完成基础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目的,加强机械制图与CAD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室及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认知、见习教育,完成简单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2)阶段2:系统工作任务——职业关联性知识。即在第3学期通过基于工作系统的特征和内容来确定、自动化控制与PLC技术等单元的学习,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室,采取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完成系统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3)阶段3:伴有问题的特殊工作任 务——功能性知识。即第4
5、学期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借助实际项目载体,侧重于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等技能训练。(4)阶段4: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2以经验为基础的专业系统化知识。即第5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在对口岗位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融合。第6学期实现真正的顶岗实习,在校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综合技能强化,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共同指导、管理和考核,将诚信教育、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着力点,具体指重点培
6、养学生对机械及其电气设备的综合维护管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机电设备安装、维护、检修、管理技能。建立一体化、动态的课程结构内容。(2)“校企深度融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简称“四合作”的体现。(3)“三入企业”是指在人才培养周期中实行三次出校门、三次入企业,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融合,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快速养成。(4)“零距离上岗”主要是指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和“三入企业”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毕业时在岗位技能和企业文化内涵上符合企业员工的要求。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毕业前就能上岗工作,真正实现就
7、业的零距离。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研究,践行了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过程,相信在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 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