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教师

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教师

ID:14964582

大小:3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1

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教师_第1页
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教师_第2页
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教师_第3页
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教师_第4页
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阶段特征】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经历了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历史阶段,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和最终取得胜利的22年。1.政治上:国共两党关系由对峙到合作抗日,再到对峙,最终国民党被赶到台湾,遗留下现代的“台湾问题”。2.经济上:国民政府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民族工业一度得到较快发展。但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2、新中国成立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3.思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并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涉及模块章节】考点提示涉及章节国共十年对峙政治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必修三专题四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政治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抗战和敌后抗日斗

3、争;抗战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三节《伟大的抗日战争》经济民族工业遭到严重摧残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三节《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思想毛泽东思想成熟必修三专题四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政治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陷入困境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三节《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思想毛泽东思想成熟必修三专

4、题四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其他涉及章节:选修四《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9-【多角度整合】1.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中国的22年间。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局势动荡不安,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2年间,哪些原因造成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多次发生变化?它对中国政局带来怎样影响?(2)描绘一幅1927—194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示意图。并指出你的理由。2.1927—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先后进行了三次重要的策略调整:第一次是从城

5、市到农村,第二次是从南方到西北,第三次是从反蒋到抗日。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事件表明中国革命在效仿俄国革命模式?举例说明中国革命是怎样“走向农村”的?这一实践形成了什么革命理论?(2)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共产党把革命中心从南方转移到西北?这一转移是如何完成的?对后来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影响?(3)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完成由反蒋到抗日的策略调整的?中国共产党这一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9-(4)上述三次策略调整贯穿着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思想路线?3.有人说,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两次实现民主的机遇,但都错过了。

6、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哪两次?为什么都错过了?对此你有何启示?1.(1)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使阶级矛盾发展成为最主要矛盾。中国再次陷入内战。后由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逐步发展成为最主要矛盾,促使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战。抗战胜利后,由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政策,阶级矛盾再次发展成为最主要矛盾,再次爆发内战。(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因此,1927—1936年间,曲线呈上升趋势;后因日本全面侵华,国民党实行“统制”经

7、济政策,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严重摧残,曲线大幅下降;抗战后,由于美国经济侵略,国民政府反动政策,官僚资本压制,内战破坏等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曲线应该继续下降。2.(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军队来到井冈山区,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农村”的新局面。“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长征胜利。使西北长期成为革命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3)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中共召

8、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出发点是以民族利益为重。(4)实事求是3.第一次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因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大革命失败,建立民主政治的机遇丧失。第二次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因为蒋介石国民党反动坚持独裁内战政策,使建立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的机遇又一次丧失。国民党反动派坚持独裁的反动本质不会改变。【专题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