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

ID:1495898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_第1页
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_第2页
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_第3页
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为粮食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进步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以9.1%的耕地养活了20.8%人口,成功的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由27%提高到了45%。吉林省2003年增产7.5亿公斤粮食,在粮食增产的技术性限制因素中,品种、耕作栽培技术、化肥的利用、病虫草鼠害分别占40%、30%、20%、10%。因此,农业科学技术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一、围绕生产需求,千方百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粮食增产提供技术支撑吉林省幅员是全国的1/50,耕地是全国的1/25,粮食定购占全国

2、的1/10,专储粮占全国的1/5,玉米出口量占全国的1/2,每个农民(劳力)生产的粮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既肩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又面临着增加农民收入的巨大压力。作为农业大省的农科院,千方百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地为粮食生产提供增产增收新技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1.施行“一院两体”,突出科技创新。吉林省农科院基本形成了以11个研究所(中心)构成的科技创新主体和以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农公司)为代表的产业化主体(也是自有成果转化的平台)。“两体”通过资产纽带和技术成果纽带紧紧相联,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科技

3、创新主体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开展创新性科技活动。创新主体内部实行岗位津贴制、岗位聘任制、职称评聘分开制;初步营造科技人员“工作有用武之地,生活无后顾之忧”的科技创新环境与氛围。41999年到2003年,全院共取得科技成果189项,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系)138个,申请品种保护35个;世界上第一个杂交大豆品种“杂交豆1号”,使单产提高20%;培育了北方粳稻“超级稻一号”,将单产提高了15%。2.加强源头创新,增强储备能力。我院承担的“国家转基因植物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吉林)”,国家玉米工程中心、国家大豆工程中心,国家玉米、大豆、水稻改良分中心,国家玉

4、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品种保护测试分中心等26个中心、基地和实验室,搭建了科技创新的技术平台和工作平台,为全院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3月2日,吉林省政府与中国农科院正式签署了省院联合共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协议,将建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信息服务、人才培养、远程教育等五个平台。这将进一步提高东北粮食生产技术的创新能力、贮备能力和供给能力。3.创新转化并举,促进粮食增产。吉林省粮食总产已经跨越了60年代的75亿公斤、70年代的100公斤、80年代的150亿公斤、90年代的200亿公斤和目前的的250亿公斤几个台阶,其中科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采取技术性成果

5、实行边研究、边推广、有苗头的品种及早区试的做法,加快了成果转化的进程,成果转化率在80%以上。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主要作物品种已更换5批,目前我院培育的玉米、水稻、大豆、高粱品种在全省推广应用面积依次占63%、70%、55%和92%,年新增经济效益25-30亿元。主推品种、主导技术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通过项目带动,加速成果研制与应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1.立足超高产攻关,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根据科技来源于生产,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原则,我院利用实施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玉米大面积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的机遇,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

6、,将农作物新品种栽培和植保、科学施肥等技术组装配套,组织了全国20多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760名科技人员参加,在全省11个县(市)建立了33个试验示范基地;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和熟化,应用于生产,增产粮食64.55亿公斤,取得社会经济效益69.87亿元,创造出超高产的“吨粮田”、亩产850公斤的超高产田、亩产800-850公斤的试验田、亩产700公斤的示范田和亩产550公斤的辐射田。4通过承担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三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计划和玉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科技项目,为吉林省粮食产量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玉米超高产技术的应用(2004年)就在梨

7、树县(半湿润生态区)亩产达到915.8公斤、桦甸市(湿润生态区)亩产达到943.5公斤、乾安县(干旱生态区)亩产达到879.5公斤。2.开展新技术示范,带动粮食生产发展。我院每年有近100项技术在吉林省推广应用,主要是粮食生产技术。开展了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研究,提高化肥利用率技术、玉米宽窄行隔年休闲种植技术(发明专利)、抗旱播种保苗技术;大豆宽苗眼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按墒播种保苗技术;水稻浅——湿——浅间歇灌溉技术、免耕栽培技术等,使每公顷水稻节省费用300-400元。针对吉林省不同类型区的特点,在全省22个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