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论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论文

ID:14946405

大小:31.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1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论文_第1页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论文_第2页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论文_第3页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论文_第4页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灯映水秦淮梦——《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题散文比较分析摘要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而传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文章主要从情景描摹、语言风格以及美学追求三个层面比较分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不同艺术特色,并与文本写作的背景(主要包括作者介绍、秦淮河意象解读以及时代背景)相结合,由此感受两人笔下秦淮河不同的神韵与意境,突出两人在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与贡献。关键词:情景描摹语言风格美学追求比较分析一、背景介绍1.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二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则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

3、。他的小品散文被周作人称为“独特的风致”,这既有俞平伯自身世界观上的原因,同时也有深深的时代的印记。俞平伯的散文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1923---1928,1928以后)。前期作品大多是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抒发自己的性灵,描景状物,细腻绵密,显得文思郁勃。后期则着意追求一种“素朴的趣味”,使得他的散文变为冲淡和拙朴。朱自清与俞平伯是我国散文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文学创作上也风格迥异,朱自清散文以真为核心,以情为主线,以诚为内质,以思为神韵,文章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思,思中有梦。始终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优雅的梦境”;二俞平伯述文却不失旷达与洒脱,表现出闲适、从

4、容、豁然与淡定。他的散文语言隐晦,但却意味悠长,给人以悠然的享受。两者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均有体现两人散文中不同的思想艺术。1.2秦淮河意象分析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为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据史料记载,秦淮河古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所以称为“秦淮”。 六朝时期,秦淮河畔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云:“烟笼寒月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把对秦淮美景的抒写与对时局的深沉感慨结合了起来。到了清代,孔尚任作传奇《桃花扇》,更是极写秦淮河笙歌繁华的气象和国破家亡的惨景。因此人们神往秦淮河,正如朱自清文中所说的那样,不仅是因为它那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美景,“实在是有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但到了近代,由于战乱等原因,河水日渐污浊,两岸建筑多被毁坏,昔日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江苏省、南京市拨出巨款对这一风光带进行修复,秦淮河又再度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然而,六朝时期的文学兴盛的繁华场景已不再上映,我们不可否认秦淮河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然而当文化底蕴只存

6、在于秦淮河边上的一砖一瓦,仰或是带有注释的碑记,并没有存在于民众心中,在现在民众看来,秦淮河只不过是古代一条繁华的河流、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乐,把沉重的历史文化娱乐化,浅层化。这不仅只是秦淮河所面临的现状,而是所有的名胜古迹所面临的现实,如今旅游业昌盛,各个名胜古迹中都是黑压压的人群,大多人们都忙着拍照、忙着赶赴下一个景点,能有几人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反思去细细品味那一砖一瓦呢?1.3时代背景这两篇散文写于“五四”革命风潮刚刚过去三四年的时候。当时,随着革命的深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比之“五四”当时

7、来,整个文化领域显得比较冷落。由于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茫茫。无论是俞平伯还是朱自清,由于他们都困缚在知识分子的狭小天地里,因而他们也就不可能从秦淮河的历史和现状里,发掘出更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来。他们也有所不满,有所追求,但是又感到十分迷惘,因而文中就都有着一种怅惘之感。他们不掩饰自己思想上的苦闷。朱自清写道:“这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俞平伯则写道:“其实同被因袭的癖趣所沉浸。”他们都有着一种精神上的渴求,想借秦淮之游来滋润心灵的干枯,慰藉一下寂寞的灵魂,这里多少还回荡着一点“五四

8、”时期个性解放的呼声,虽则这呼声是那么轻微。但是山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