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论译文七篇

清代文论译文七篇

ID:14940371

大小:98.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31

清代文论译文七篇_第1页
清代文论译文七篇_第2页
清代文论译文七篇_第3页
清代文论译文七篇_第4页
清代文论译文七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文论译文七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文论译文七篇韩传达谢虹光译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节录译文韩传达译 有人问:施耐庵寻求这一题目,写出了他自己的构思精巧、词藻美丽的作品,何苦来一定要选定水浒这一事情?回答:作者只是贪爱这三十六个人,就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种性格,这中间便能结构编撰得出来。 提示:此则论述施耐庵为什么要写《水浒》这一题目,认为施氏之所以写这一题目是因为这一题材容易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三十六个人就有三十六种面孔、三十六种性格,这正是《水浒传》的艺术高超之处。 《水浒传》的方法,都是从《史记》中学得来的,却又有

2、许多胜过《史记》的地方。像《史记》里的许多妙处,《水浒》是件件都有的。 提示:此则论述《水浒》对于《史记》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水浒传》不是轻易下笔的,我们只看宋江名字,一直到第十七回才出现,就可以知道作者心中已经计划过无数遍。如果是轻易下笔,必定要在第一回就写宋江,那么文字就是一个直接的流水帐,就没有收纵开阖的技巧了。 提示:此则以宋江出场为例,论述《水浒》是经过认真仔细经营策划的大手笔。   我曾经说《水浒》胜过《史记》,别人都不肯相信。他们绝不知我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用文辞来安排事实,《水浒》

3、是凭借文辞来虚构事件。用文辞来安排事实,是先有如此如此的事实,却要根据这些事实计算策划出一篇文字来,即使是司马迁的高才,也毕竟是出力吃苦的工作。凭借文辞来虚构事件则不是这样,只是顺笔写去,删削和补充都决定于作者本人。 提示:此则对《水浒》和《史记》进行比较,提出“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的观点,实则肯定了文学创作的虚构问题,这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似应是一个新观点。而且在比较中,金氏更推重这种虚构的文学。 35《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的性格,真正是一百八个样子。如果是别的一本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个样子,既

4、便只写两个人,也只会是一个样子。 提示:此则肯定《水浒传》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是《水浒传》人物性格描写的特点,也是它的人物性格描写的优点。 《大宋宣和遗事》这本书,具体记载了三十六个人姓名,可见这三十六个人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只是应该知道,七十回《水浒》中的许多事迹都是作者凭空虚构出来的,如今我们读这七十回《水浒》反而把这三十六个人都认识了,任凭提起其中的一个人,都似乎是旧时相识的人,《水浒》的文字就是有如此感人的气力啊! 提示:此则仍论述《水浒传》人物性格描写的多样性特点。三

5、十六个人虽记载于史册,但人们熟识其性格面貌特征,不是通过史册的《大宋宣和遗事》,而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水浒传》,可见文学比史籍更具感染力。 《水浒传》仅是写人物的粗鲁性格之处,就有许多不同的写法:如鲁智深的粗鲁是性急,史进的粗鲁是少年任性,李逵的粗鲁是蛮横,武松的粗鲁是豪杰不愿受羁束,阮小七的粗鲁是悲愤无处诉说引起的,焦挺的粗鲁是气质不好。 提示:此则具体举例论述《水浒传》人物性格描写的高妙之处,仅粗鲁这一性格就有许多不同写法,就不必论其他了。李渔《闲情偶寄》选录译文韩传达译立主脑 古人做一篇文章,一定有一篇

6、的“主脑”。“主脑”不是什么别的什么东西,就是作者立言作文的本意啊!传奇也是这样。一部传奇戏中,有无数的人物,究竟多是陪衬次要人物;推想作者的初心,这些陪衬次要人物应当只是为一个主要人物而设立的。就是这一个主要人物,从开始到结束,经历悲欢离合,中间有无限的情由、无数的情节,究竟多属于无关紧要的文字;推想作者的初心,这些无关紧要的文字应当只是为一个主要情节而设立的。这一个主要人物、一个主要情节就是写作传奇的“主脑”35。然而一定要是这一个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果然是奇特的,实在是可以流传的,而后传写它,那就不愧

7、传奇的名称了,而且传奇传写的这个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以及作者的姓名,都将流传千古了。例如一部《琵琶记》的创作,只有蔡伯喈一个主要人物,而蔡伯喈一人,又只有他“重婚牛府”一个主要情节。其余的次要情节,都是从这个主要情节派生出来的:如父母双亲的遭遇凶难、赵五娘的的进孝、拐儿的为骗财藏匿家书、张大公的仗义疏财,都是由这个主要情节派生出来的。这“重婚牛府”四个字,就是写作《琵琶记》的“主脑”啊!其他的戏剧都是这样的。一部《西厢记》,只有张君瑞一个主要人物,而张君瑞一人,又只有他“白马解围”一个主要情节。其余的次要情

8、节,都是从这个主要情节派生出来的:如夫人的许婚、张生的希望得以与莺莺的婚配、红娘的勇于作合、莺莺的敢于失身,以及郑恒的力争原配身份而不得,都是由这个主要情节派生出来的。这“白马解围”四个字,就是写作《西厢记》的“主脑”啊!其他的戏剧都是这样的,不能一一详细指出了。后人作传奇,只知为一个主要人物而作,不知还要为一个主要情节而作,于是尽量把这个人物所做的事逐个铺陈,那只会像散金碎玉一样没有收束。这当它是零散的折子戏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