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16471
大小:8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1
《揭秘毕业生人数最多的12个高考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揭秘毕业生人数最多的12个高考专业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本次公布的是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规模分布情况,共涉及本科专业208个,高职(专科)专业292个。就业状况依据为每年9月初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 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也普遍较多,如全国有961所高校开设英语本科专业,857所高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2、业。211工程高校(共112所)开设最多的专业是英语(106所),其次为法学(98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6所)。 近年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这些专业大多是考生选择的热门。但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从整体就业率来看,并非报考人数越多的专业就业情况越好。比如,法学专业的就业率为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为B+,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则为A-。(各专业就业状况以字母代表就业率区间:如A+代表就业率为大于或等于95%,每个区间梯度为5个百分点,依次递减。)以法学专业为例,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3、,加上近几年各高校都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很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法学专业。这带动了我国法学教育的繁荣,但一些并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开设法学专业,导致了法学专业教育总体水平的下降,也给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对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也造成很大的冲击。虽然法学现在还是热门专业,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时一定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找准定位,提前为毕业出路作好打算。 12个专业分别如下: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
4、、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
5、学的理论和方法; 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6、 二、法学 专业名称:法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了解法学的理
7、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三、汉语言文学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
8、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