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1630
大小:35.4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11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宗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章中国古代宗教一、先秦时期的宗教崇拜宗教的起源:原始人类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无法抗拒的大自然的威力充满了恐惧和惊异,力图去认识解释周围世界,由于其实践范围有限,思维能力低下,只能运用最简单的类比判断,由已知的东西去推想未知的东西,因幻想去解释世界。因为人类自己是有意识的、有意志的,所以推想统治人类的大自然,及自界界的一切也是在意识、有意志的。它们威力无穷,能够随意给人类带来灾难或幸福。人们对此无能为力,只能敬之畏之。因为人们常常产生种种梦境,于是人们认为在人的躯体之外存在灵魂,并进一步推想自然
2、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灵魂。灵魂可以长久地离开躯体而存在,从事各种活动,它是不会消亡的。1、自然崇拜:日神崇拜雨神风神雷神云神星辰2、土地崇拜:社主、土地公;山神河川神3、天帝崇拜4、祖先崇拜5、鬼神崇拜6、圣贤崇拜7、图腾崇拜:图腾(toten)为印第安语,意为“他的族类”、“他的亲属”或“他的氏族标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氏族的人们在追溯本氏族的来源、冥想自己的祖先时,往往把自己的祖先想像为某种动物或植物,并把这种动物或植物当作图腾加以崇拜。因此在某种18意义上,图腾是一种集体的名称,也是祖先的
3、象征。二、道教1、道教的产生和创建:秦汉时期多方士(神仙家),西汉后期,和东汉儒学谶讳化,神仙家与儒家合流,东汉借鉴佛教的组织形式与教义,模仿创建了道教。老子被推为教主。,道教的教义:《道德经》成为道教主要经典。道教以老子《道德经》为经典,但它从宗教的角度理解和解释老子的“道”,既将它说成是宇宙万物的本胡,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道教信奉的最高神——“三清尊神”也是“道”的人格化,根据《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道教把它衍化为“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不
4、同的世纪,三清尊神:元始天尊手拿圆珠,角象征洪元;灵宝天尊身抱坎离压廓图,象征混,、道德天尊(老子)手持扇子,象征“太初。道教神还有四御(四位天帝):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光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道教的最终目的是得道成仙。道教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修炼,使人返本归真,与道合一,就可以成为神仙。因此,长生久视、全性葆真就成为道教的基本教义。至于修炼的方法,丹鼎派和全真教主张通过内修、炼养,就可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而符录派、正一道则认为符录咒语、科仪斋醮可以禳灾求福、祛病延年。具体的修炼方法
5、道教职工有一套道功道术,道功如清静、寡欲、息虑、坐忘、抱朴、养性、存想等。道术如吐纳、导引、服气、胎息、辟谷、神丹、药饵服食,符录斋醮等。18汉顺帝时出现神书《太平清领书》170卷2、道教派别(1)、天师道,由东汉张陵创建,编写了五斗米道貌岸然的仪式和组织。其组织系统称为“治”,官职有祭酒、鬼使等。魏晋时太平道进入上层贵族,东晋葛洪撰《抱朴子》总结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理论,并将神仙方术与儒家三纲五常驻机构结合起来。东晋时,五斗米道内部又出现:上清派和灵宝派(2)太平道:又称黄老道,由钜鹿人张角创建,
6、它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教义,后发动黄巾起义而被镇压(3)、北天师道:北魏太武帝时,嵩山道士寇谦之清理道教,清除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制作乐章、,诵戒新法,专以礼度为首,佐国扶命,代张陵为天师,是为北天师道(4)南天师道,南朝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葛玄、葛洪),总括上清、灵宝、三皇各派经典,吸收儒家思想必制度,借鉴佛教仪式,改革五斗米道,遂为南天师道。3、道教的兴盛和发展唐代皇帝尊道教,定三教次序为:道、儒、佛,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道士由宗管理,设立崇玄学,置生徒;唐武宗信任道士赵
7、归真,兴道灭佛。宋王朝倡道,宋太祖赐道士陈抟号为“希夷先生”,修道观;太宗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命司徒为校《道藏》,封庄18子为“微妙元道真君”。南宋至明中叶,为道教宗派纷争期:金世宗时,王重阳在北方创立以道教为主,兼融儒学、佛教的全真教。金元之际:刘德仁创立大道教萧抱珍创立太一道元代:全真教因王重阳弟子丘处机见重于成吉思汗而盛极一时,天师道为与全真教争夺政权,而与上清、灵宝净明各派合流,至元代并入以符录为主的正一派。正一派与全真教并立。明代统治者仍重视道教,明太祖封张正常为下一嗣教真人
8、,命其统率天下所有道教,食二品俸禄。明代历代皇帝与道教关系均很密切,嘉靖皇帝尤佞道,自号“玄都境内外万奢帝君”,亲自打醮,任命道士邵元节、陶仲文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参与朝政。明中叶以后,道教因统治者的不喜欢而逐渐衰落。4、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佛教(一)、佛教及其教义佛教教义主要集中在“四谛”说之中,谛,真实不虚之义,即真理。1、苦谛,意即人世间充满了痛苦,佛教有“四苦”、“五苦”、“八苦”、“十六苦”之说,典型的是八苦:即生苦、病苦、老苦、死苦、忧悲苦、怨憎苦、离别苦、所欲不得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