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分析.doc

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分析.doc

ID:14897604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分析.doc_第1页
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分析.doc_第2页
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分析.doc_第3页
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分析.doc_第4页
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分析  论文关键词:知识失业;歧视;歧视效应  论文摘要:近几年出现的“知识失业”只是一种假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因歧视现象而引发的“歧视效应”是产生这一假象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歧视阻碍了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右移;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者的歧视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日益增加。从表1的数字看,1996年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高校毕业生失业的现象日益普遍,这一现象又被称为“知识失业”(educatedunemployment)。  赖德胜、田永坡在《对中国知识失

2、业的一个解释》一文中总结了现有文献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解释: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其供给超过了需求;大学生预期工资过高;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减少对大学生的雇佣;高等教育体系僵化,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从中可知,造成“知识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校毕业生的供给超过了需求,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似乎出现了过剩。那么中国高校毕业生是否真的出现了过剩?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统计,2004年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中国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

3、重逐步下降。但大学毛入学率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9%,而美国的毛入学率是70%左右。  实际上中国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年龄人口中的比例小,分布不均衡,不是过剩,而是短缺,“知识失业”只是一种假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是形成这一假象的重要原因。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现象  歧视是一种偏见,是歧视主体受个人价值观和传统意识的影响而对某一客体所持的倾向态度,它能极大地影响视主体的行为或行为选择。这里所讲的歧视是指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各种偏见。这种偏见存在于中国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方面,因而它表现为多种形式和类型。从高校

4、毕业生的角度看,有地区歧视、行业歧视和职业歧视等;从劳动力需求方看,有户籍歧视、性别歧视、血缘歧视、关系歧视、种族歧视、生理歧视等。  (一)高校毕业生的歧视、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歧视主要表现为毕业生的地区歧视、行业歧视和职业歧视。地区歧视因地区收入差距和环境差异而引起。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小城市的收入水平和环境状况大大弱于相应的东部地区、城市、大城市的收人水平和环境状况,因而高校毕业生择业中地区歧视表现为对西部地区、农村和小城市的歧视。大学毕业生中流行的“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基层一套房”的论调就是这种歧视的典型反映。6  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积极倡导高校毕业生去西部

5、工作。近几年来各高校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也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去西部择业。但效果如何呢?据华东师范大学教管学院在2Oo4年所做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去西部、农村、基层工作的只占毕业生的17%,而且实际去西部、农村、基层工作的根本达不到这个比例。  再以高校毕业生的流动地区为例,毕业生都倾向于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北京、广东、上海成为最吸引高校毕业生的省市。其中广东是接受流动本科毕业生最多的省份,北京则在吸引毕业研究生数量上独占鳌头。中西部人才则流失严重。净流失省区数量呈扩大趋势。从流动毕业生的学历层次看,专科毕业生基本留在生源所在地就业;本科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

6、流动的主力军,所占比例高达97%。与本专科毕业生相比,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地区更为集中。如2001年全国~级学科毕业研究生中参加就业的有49479人,京沪粤是毕业研究生的主要引进地区,实际接受毕业研究生23266人,占全国毕业研究生的47%。西部地区生源的毕业研究生有一半流向东部地区。  行业和职业歧视是对所选工作性质、工作对象或工作种类的一种歧视。这种歧视主要受传统习惯势力、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的影响。从行业看,高校毕业生一般对农业、环保和服务性行业有歧视。特别是那些来自落后农村的高校毕业生的父母一般都受“读书做官”和“官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孩子考上了大学就应该做“官”,所以在孩

7、子择业时都不会让他们在农业和服务性行业中去选择,这种思想深深影响着子女的择业倾向。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比例不断猛涨就是行业歧视的反映。据国家人事部统计,全国报考2006年国家公务员的达36.5万人。人数比上年增加47%;每个岗位有35人在竞争,个别岗位竞争者甚至超过2000人;最终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约为43:1,超过了2005年37:1的平均报考比例。“你报考公务员吗?”一度成为2005年高校里的流行语。  从职业来看,高校毕业生对清洁工、服务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