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私与无私

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私与无私

ID:14884471

大小:2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30

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私与无私_第1页
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私与无私_第2页
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私与无私_第3页
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私与无私_第4页
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私与无私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私与无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私与无私与康德、费希特不同,黑格尔对自私(Eigennutz)的态度并不是全然消极的,他指出,自私、热情或对利害关系的关心并非只具有不道德的意义,“个别兴趣和自私欲望的满足的目的是一切行动的最有势力的泉源”。自私是世界精神为实现目的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自私的热情同观念一道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3]。他们所说的自私究竟有怎样的区别?自私在意识中的起源,发展和归宿是什么?无私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沿着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自我意识、理性和精神部分展开一番考察,看看自私与无私是和我们

2、熟知并常谈的一样,还是有另外的一面。一、自私与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自私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意识能够成为自私的,那么它一定是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没有得到确立的情况下,单凭意识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在《精神现象学》中,此前各个阶段的意识要么还停留在对象之外,要么开始深入对象的内部但还没深入自己,其时的一切行为都无关自私。即使我们能够发现意识从一开始就在进行某些简单的活动,比如通过扬弃对象而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也是它自然而非自由地做出来的,这和动物捕食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当一个意识超出了直接的感官和与生俱来的本

3、能,把自己当作对象来意识,并认为对象是它自己特有的自为存在(seineignesFürsichsein)①,它才有可能自私[4]。正如黑格尔所说,“死亡就是意识之自然的否定,有否定性而没有独立性”[4],对这里的战败方而言,死才是极大的不自由。他最可能做的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毕竟被消灭是最不独立的,做奴隶起码还具有一种物的独立性。他顾不上发展权,还在尽力保全自己的生存权。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具体权利的分配:主人拥有它所占据的一切,也就是掌握了物权,而奴隶至少还能存在,它的生存权附属于主人的物权。奴隶出于某种

4、自私而承认主人对自己的支配权,主人也是出于某种自私而保全奴隶的性命,承认它作为物的权利,并通过它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相互承认被黑格尔称为“片面的”、“不平衡的”,它表明了一种相互利用。主奴两方都在追求个人直接利益的某种最大化,都是自私自利的。意识在超出了这种自私之后,并没有立即达到某种无私,而是产生了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以及苦恼意识。前二者的超脱与怀疑只是达到了具有普遍性但空洞无物的思想自由,而在苦恼中不论是忘我的默想、享受,还是对享受的弃绝,都是个体为了自己的立足所采取的行动。正如黑格尔所说,“自我意识

5、一向所关涉的仅是它的独立和自由,为了拯救和保持其自身,曾不惜以牺牲世界或它自己的实在性为代价,将这两者都当作它自己的本质的否定物”[4]。默想作为一种纯粹的心情开始仰慕一个对象,确信对方能够承认它。当它发现对方并不现实的时候,就回到了自我的情绪,投向欲望、劳动和享受,并经验到自己是现实的。但这个感受中的现实也是虚的,个别的意识需要一个中介———神才能接触到本质。神用有关正当的知识来劝导它,它就放弃属于自己的个体自由和个人享受,来获得自己与普遍性的统一。然而,从黑格尔的角度看,这些放弃也是具有欺骗性的,一方

6、面,人并没有捐弃自己的全部财富,另一方面,捐弃财富的人相信自己是把财富积累在天上,而这也是可以带来享受的,也是自私的。也许有人不仅捐弃了财富,还舍弃了生命,舍弃了一切,但他仍然不能彻底舍弃自己,因为舍弃行为本身就是他的行为,对他自己有意义。他可能因这个行为而获得嘉奖,得到赞许,或者仅仅感到心安。如果有人执意追求这些结果,那就很难说是真正无私的,但即使某个人自称无意追求这样的结果,这种“无意追求”也只是为了另一个或许更高尚的目的所做的有意的舍弃。如果我们不停追问下去,那么每一个回答都能发现有意。这是因为,不

7、仅自私需要起意,无私也需要立意,二者都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并且都是有意为自己好的。如果一般说的自私是为自己谋求某些好的事物,那么这里的无私则是为自己谋划善的业绩,它们最显著的区别只不过是一个比较具体,一个比较抽象。黑格尔在谈到自我意识自身的时候已经指出“自我意识就是欲望一般”[4],而在欲望中总有私的因素。作为有自我意识的存在者,人不可能放弃自私,即使试图放弃某种自私,也会立即成为另一种自私。哪怕我们能通过调查发现处于《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阶段的某些个人确实有舍弃自己的行为,那也还没有达到舍己为人以及舍身

8、取义的高度,而更像是一种积累功德。这还不能算得上真正纯粹的德,因为他们所舍的自己并不是他们眼中真正的自己,只是给他们带来了负担的、令他们苦恼的自己。这种抛弃“旧我”的行为恰恰是为了迎接“新我”的。放弃了旧利益,带来的是对自己更好的新利益。如果功德是为了自己的,那么无私就不应该被简单地对待了。通常对于无私的宣传总是强调某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放弃了自己,但再大程度的放弃也不是根本的放弃,黑格尔指出,意识的“自身否定的真理即在于它并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