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78262
大小:9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表施磷钾肥在草地土壤中的迁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施磷钾肥在草地土壤中的迁移S.S.Malhi,J.T.Harapiak,R.Karamanos,andK.S.Gill加拿大e-mail:malhis@em.agr.ca 加拿大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地表30厘米以下的土壤中没有P和K的累积,这一现象说明给饲草施用的P,K肥料几乎没有被淋洗到土层深处。 在加拿大西部种植有6700多万亩的饲草作物,用于放牧和生产干饲草。然而,这些区域的很多草场在建立起来后就不重视管理。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通过施肥可以显著提高饲草生产,肥料通常是撒施到草地土表。 土壤中的P和K养分与其它
2、养分比较,是不易移动的,同时在施用的当年只有一部分的P和K肥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由于施肥而导致养分的累积和在土壤中的逐渐下移已经被观察到了。有份文献综述阐明,由表面撒施进入土壤中的P和K肥总量和迁移深度在不同研究中的数值会有不同。为了要了解经过表面施肥而进入不同土壤深度的P和K在长时期迁移的状况,有助于阐明这两种养分对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的任何可能性。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长期使用不同量的N,P和K肥,对草地土壤pH,可浸提性P和K浓度的影响。 田间试验是在薄层黑色壤土(ThinBlackloamsoil)上进行的。该土壤
3、有机物质含量为9.5%,pH值为6.8。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457.2mm,生长季节是从五月上旬到九月下旬。供试作物为光滑雀麦草(BromusinermisLeyss),七月下旬收获用作干饲草。肥料处理为不同用量的N,P和K肥组合。年施N肥量为0,5.6,11.2,18.7,22.4公斤纯N/亩(硝酸铵),共施用了30年(1968-1997),有些被选取的处理分别加施了0,2.5,5.1,8.5,10.2,17.0,20.3公斤P2O5/亩(重钙),共施用了10年(1968-1977)以及施用了14年(1968-19
4、77),用量分别为0,3.6公斤的K2O/亩(氯化钾)。无肥处理也持续了30多年。试验为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六次重复,早春(四月中旬至下旬)对试验小区进行表面撒施肥料。1997年10月,分别从0-5,5-10,10-15,15-30,30-60,60-90,90-120厘米深的土层中采取土样。测定这些土壤样品的pH(土:水比为1:2),P(0.03M氟化铵+0.03M硫酸混合液)和K(1.0M醋酸铵)。 结果表明,土壤pH随施N量的增加而降低,N肥施用量对土壤pH的影响随着土壤的深度增加而衰减(图1)。只有当N肥施用
5、量为最高22.4公斤N/亩时在10厘米以下的土壤中才发现pH有变化。尽管在采取土壤样品20年前的1977年就停止了施用P肥,但土壤中可提取P的浓度仍然显示了过去10年不同施P量的效果(图2)。P在土壤中累积和迁移的深度随着N和P施用量的增加和土壤pH的降低而增加。土壤表面P的累积是由于施N量高导致土壤酸化,使P更易溶解而造成的。绝大多数情况下,P肥表施后累积在上部10厘米的土层内。在30厘米以下,土层中几乎没有P的累积。 (图:图130年施用不同用量N肥对土壤pH的影响(没有施用P和K肥)) (图:图230年(1
6、968-97)施用不同用N肥和10年(1968-77)施用P肥对土壤可浸提P浓度的影响) 表施K肥防止了在91厘米土层内由N引起的K的亏损(图3)。然而在5-30厘米的土层中只观测到很少量K的累积,每年3.6公斤K2O/亩的施肥量似乎可使施用的K与雀麦草吸收量达到平衡。在土壤表面30厘米以下很少出现P和K累积说明这些营养元素几乎不会被淋洗到土层深处。然而,如果P肥与施高N量结合,P则在表层累积;就会增加P随着地表径流而流失的可能性,尤其是在饲草收割后。 (图:图330年(1968-97)施用不同用量N肥和14年(
7、1984-97)施用K肥对土壤可浸提K浓度的影响) 在加拿大西部,大片土地在饲草收割后利用除草剂来杀灭饲草保持免耕,从而有利于减少后作苗床准备的耕作量。如果将使用除草剂杀灭饲草和一年生作物的免耕播种相结合,则可减少土表累积的养分流失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表明,雀麦草产量随施N量增加而增加,对K肥有微小反应,对P肥几乎没有反应。如前的述,土壤中P的溶解度在施N肥后似乎是满足了饲草作物的需求。N肥效应数据的经济分析表明在阿尔伯塔(Alberta)地区,在对一系列肥料价格和干草价格进行评估后,认为雀麦草干草生产的最佳N施
8、用量为7.5公斤N/亩。因此,农民在饲草上施用这些或低于这些经济施用量的N肥时,对0-5厘米表土层的土壤pH和P的累积产生的影响不会很大。(原文自BetterCropswithPlantNutrition,2001(1)10-11,谢玲译,涂仕华校)(参见正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