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ID:14865749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_第1页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_第2页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_第3页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_第4页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编写体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实现了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将“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扩展了‘懈决问题”的实践特点,在呈现形式上也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解决问题”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下面谈谈“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审题能力。获取有效信息    理解题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表征问题”,所谓“表征问题”就是要把解决的问题呈现在解

2、题者的头脑中,形成问题表象,解决问题时的数学思考通常是指向问题表象进行的。数学题中的问题能否完整地进入大脑并被短时记忆,是问题能否解决的前提。所有的数学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理解了题意一般就能解题,不会解题的学生往往没有审清题意。  过去教学应用题,一般通过“读”题目把信息输入大脑,要求学生不添字、不漏字、不破句地读题,再经过区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意就被理解了。现在教材中的实际问题大多不是纯文字的形式呈现的,不像应用题那样可以直接读,而且用图画、文字、表格等多种形式同时呈现信息,往往会造成学生的视觉紊乱,影响学生对题意的正确理解。用图画、文字、表

3、格等呈现实际问题,一般能直观地表现事件,增强问题的真实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审题的难度,提高了理解题意的要求。  1.遇到图文结合呈现的问题可以结合提纲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时可以适当给一些提纲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意义”时,教材呈现了一个含有两种量的表格,如果只是让学生去看表格很难理解题意,就更不用说找出变化的规律及正比例的意义了。这里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纲:①表中有哪两种量?②一种量变化时,另一种量是怎样变化的?③它们变化的规律是什么?④这两种量叫什么量?⑤它们的关系叫什么关系?学生围绕这样的提纲去阅读课本就会使

4、审题变得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2.很多解决实际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不少学生审题时不注意关键词,更谈不上发挥关键词的作用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会提醒学生注意题中关键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审题时注意关键词的习惯,可以教学生在审题时用笔画出关键词,抓住关键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一种无盖的铁皮圆柱水桶,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4.5分米,做一对这样的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学生在审题时教师就可以提醒学生‘你认为题中哪些词语是重要的关键词,用笔把它画出来”,经过教师的

5、提醒,学生就会仔细认真地读题,并画出“无盖”、“一对”这样的关键词,这对于正确地解决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信息联系。寻求有效思路    思路,顾名思义就是思考的路径。学生形成解题思路需要靠外界的指点和帮助,更需要自己“走通”解题的路。信息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过去的教学外在的规定和制约太多,学生被迫接受教者强加的思考模式,自己的思考受到遏制,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和“累”,对思路毫无兴趣和情感,当然也就不会主动去根据条件之间的联系去主动思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主动思考题中信息之间联系的习惯,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长

6、此以往形成习惯,学生就会形成自己解题的思路。例如:  窦职读一本书,3天读了全书的号,共读了60页。(1)照这样计算,读完全书需多少天?(2)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审题时可以提醒学生:(1)这道题有几个条件?(2)哪些条件之间有直接的联系?(3)根据它们的联系可以求出什么?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提问主动思考,以找到不同思路的解题方法。    三、抓住数形关系,探求有效解法    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在数学发展进程中,数和形常常结合一体。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见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

7、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学生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通过数形结合分析和解决应用题,可以将应用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解题的效率。  1.模拟操作策略。模拟操作是通过探索性的动手操作、肢体活动等等,来模拟问题情境,从而达到数与形的结合,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  低年级孩子对抽象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存在着一定困难。如果适时让孩子们自己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比多少应用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谁和谁比,谁多谁少,总是分不清,造成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

8、逻辑。如果从一开始教学时,教师就要求学生动手用学具摆一摆,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例如:  黑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