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作业[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作业[1]

ID:14860175

大小:1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作业[1]_第1页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作业[1]_第2页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作业[1]_第3页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作业[1]_第4页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作业[1]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作业[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作业热氧化1、解释名词:自掺杂外扩散SOS技术SOI技术。答:自掺杂:是指在高温外延时,高掺杂衬底中的杂质从基片外表面扩散进入气相边界层,又从边界层扩散掺入外延层的现象。外扩散:又称为互扩散,是指在高温外延时,衬底和外延层中的杂质互相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的现象。SOS技术:是SOI技术的一种,是在蓝宝石或尖晶石衬底上异质外延硅获得外延材料的技术。SOI技术:是指在绝缘衬底上异质外延硅获得外延材料的技术。2、详述影响硅外延生长速率的因素。答:影响外延生长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外延温度、硅源种类、反应剂浓度、外延反应器结构类型、气

2、体流速、衬底晶向等。外延温度的影响:外延过程可分为质量传递过程和表面反应过程。在气相质量传递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气相边界层中的气体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黏度增加、气体密度降低、气相边界层增厚,综合以上效应,气相质量传递速率随温度缓慢升高有所加快。在表面反应过程中,外延剂吸附和气态生长物的解吸过程很快,对外延生长速率影响效果不明显;外延剂化学反应和生成硅原子迁移随着温度升高而明显加快,综合几个过程的综合效果,硅表面反应过程随温度升高速率加快非常明显。因此,外延温度升高,外延生长速率加快。硅源种类的影响:实际测得采用不同硅源,生长速率不同。外延生长速率由

3、高到低对应的硅源依次为:SiH4>SiH2Cl2>SiHCl3>SiCl4。反应剂浓度的影响:一般地,在反应剂浓度较低时,随着反应剂浓度增加,质量传递至衬底表面的外延剂就会增加,外延速度就会加快。但是,随着浓度进一步升高,到达某一临界浓度时,衬底表面生成硅原子速率大于硅原子在衬底表面生成单晶的速度或者反应剂分解形成硅粒堆积,就会生长出多晶硅,此时外延层的生长速率由硅原子形成单晶的速率控制。当采用含氯硅源时,如果反应剂浓度继续增加,到达某一浓度时,外延生长速率反而开始减小。其他影响因素:外延器的结构类型、气体流速的因素对气相质量传递快慢造成影响。不同

4、的衬底晶向由于共价键密度不同,外延生长速率也有所不同。3、用外延生长的过程解释高温区、低温区温度与生长速度的关系。答:外延过程可分为质量传递过程和表面反应过程。在气相质量传递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气相边界层中的气体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黏度增加、气体密度降低、气相边界层增厚,综合以上效应,气相质量传递速率是温度的缓变化函数。在表面反应过程中,决定生长速率的是外延剂化学反应速率和生成硅原子迁移速率,此二过程变化速率是温度的快变函数,并且硅原子迁移形成单晶必须在高温下进行。因此,在温度较低时,相对于气相质量传递速率而言,表面反应速率较慢,外延生长速率受表面

5、反应过程控制,外延生长速率随温度变化较快;在温度较高时相对于表面外延反应速率而言,气相质量传递速率较慢,外延生长速率受气相质量传递过程控制,外延生长速率随温度变化较为缓慢。4、解释以SiCl4为原料的硅外延为什么随SiCl4浓度的增加会出现负的生长速率?答:用SiCl4反应剂,在浓度较低时,随着反应剂浓度增加,外延生长速度相应增加。随着浓度进一步升高,反应剂浓度超过临界浓度A后,衬底表面生成硅原子速率大于硅原子在衬底表面排列生成单晶的速度,就会生长出多晶硅,此时外延层的生长速率由硅原子形成单晶的速率控制。如果反应剂浓度继续增加,到达某一浓度B后,外

6、延生长速率反而开始减小,特别地,当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开始出项负生长速率。这是因为SiCl4和H2还原反应是可逆的,当H2中SiCl4摩尔分数增大至0.28时,外延生长的速率小于硅的刻蚀速率,外观上只存在对Si的刻蚀作用,所以外延生长出项负生长速率。5、解释为什么使用外延生长难以得到突变结?答:外延是在高温下进行的,由于自掺杂和互扩散效应导致的杂质再分布,造成在外延和衬底界面处的杂质浓度梯度变化较缓,杂质浓度无法做到陡变分布,因此难以得到突变结。热氧化1、由热氧化机理解释干、湿氧速率相差很大这一现象。答:由二氧化硅基本结构单元可知,位于四面体中心的

7、Si原子与四个顶角上的氧原子以共价键方式结合在一起,Si原子运动要打断四个Si-O键,而桥联O原子的运动只需打断二个Si-O键,非桥联氧原子只需打断一个Si-O键。因此,在SiO2网络结构中,O原子比Si原子更容易运动。氧原子离开其四面体位置运动后,生成氧空位。在热氧化过程中,氧离子或水分子能够在已生长的SiO2中扩散进入SiO2/Si界面,与Si原子反应生成新的SiO2网络结构,使SiO2膜不断增厚。与此相反,硅体内的Si原子则不容易挣脱Si共价键的束缚,也不容易在已生长的SiO2网络中移动。所以,在热氧化的过程中,氧化剂通过氧化层扩散至SiO2

8、-Si界面处进行反应,而不发生在SiO2层的外表层。在氧化过程中,氧化反应的速度很快,而扩散速度较慢,因此,在高温氧化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