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59593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高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研究 摘要:从宏观角度看,田径运动对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同时,田径运动作为高中体育课的组成部分,重视高中生的田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一定要掌握好训练量与训练强度,才能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训练量 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必须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根据高中生特定的身体、心理成长期,调整相关体能训练项目。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常常采用低训练强度、高训练量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
2、感到神经系统疲劳,进而很难充分发挥其体育潜能。基于现状,必须根据高中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制定出科学的训练方案,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影响高中生田径训练的因素 1.体育教师因素 在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体育教师作为田径运动训练的组织者、指挥者,对高中生的田径训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学生整个田径训练活动的总指挥官。(1)体育教师要负责整个训练过程的实施、管理,保证田径训练的有效性;(2)体育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制订田径训练活动的目标、计划中去,可以说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田径运动专业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成效。 2.社会、家庭环境因素 (1)中国的家长一般对学生的体育运动
3、活动不太重视,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中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太支持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这对高中生进行适度田径运动非常不利。必须提高家长对田径运动的认识,提高其对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让高中生进行田径锻炼。(2)依据最新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社会对高中生是否参与田径运动关注程度较低。而要保障我国田径运动事业的顺利发展,需要各社会主体综合运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田径运动。 二、关于高中生田径运动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思考 1.在高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中,训练强度要适中且具有结构性 体育教师必须根据高中生的身体特点,掌握好田径训练强度。(1)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
4、计划,训练强度既不可太大,同时也不可太小;过大的话,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学生身体软组织拉伤,一旦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而训练强度过小的话,常常不会起到预期的训练效果,既浪费了时间,也让学生感到身心疲惫,很难提高体育水平。体育教师可以参考我国体育界著名的教练员孙海平对田径冠军刘翔的训练模式,先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然后再进行速度训练,让学生具备了充足的体力以后,以此为基础,提升速度。同时,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训练强度要具有一定的结构,让整个体育训练过程、训练结果和参加体育考试时相差不大,就是说把平常的体育训练当成体育考试,严格按照考试的标准对待每一次训练。(2)要保证训练强度的稳
5、定性,保证体育考试前后学生的训练强度和日常训练强度相符,这样才不会导致日常训练所得成绩和体育考试所得成绩相差太远。(3)要注意田径运动的训练量也应该保持稳定,把训练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在高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中,要保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适度性 在进行田径训练时,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并使二者保持科学的比例。田径运动追求的最终的训练效果,只有保证训练过程的有效性,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成绩。所以,在日常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必须把握好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平衡,在重视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方式时,也要重视训练量,一定要把高强度的训练建立在合理的训练量上。
6、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因为专项训练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意志力、速度以及力量等。并且要把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的具体内容相结合,按照适度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把专项训练的相关要求和力度、强度等适当降低,构建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训练模式,把普通训练方式和专项训练方式相结合,逐步提升高中生的田径运动水平。 3.完善高中生田径训练制度 (1)体育教师要使训练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相互融合,妥善解决田径训练和高中生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满足高中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2)在训练学生时一定要加强科学研究力度,高中生的田径训练成绩和他们自己的体能水平
7、联系非常紧密,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其田径训练成绩。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掌握丰富的田径方面的体育知识,认真研究田径运动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根据学生的身体成长规律,制订出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4.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确定合理分类方法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学生兴趣、爱好、心理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类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