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ID:14852734

大小:1.76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_第1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_第2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_第3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_第4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钢筋混凝土楼盖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类。现浇整体式楼盖的全部构件均为现场浇筑,其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较好,但模板用量多、工期长。装配式楼盖一般采用预制板、现浇梁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预制梁和预制板结合而成。装配式楼盖节省模板,且工期较短,但整体性、抗震性较差。装配整体式楼盖是在预制梁、板吊装就位后,再在板面现浇叠合层而形成整体,这种楼盖的整体性较装配式好,又比现浇整体式差,需二次浇筑混凝土,费工费料,造价较高。现浇整体式楼盖主要有肋形楼盖、无梁楼盖和井

2、式楼盖三种。肋形楼盖由板、次梁、主梁组成,三者整体相连,如图6-3.1所示。板的四周支承在次梁、主梁上。当板区格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超过一定数值时(≥3.O),板上的荷载主要沿短边的方向传递到支承梁上,而沿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板称为单向板,相应的肋形楼盖称为单向板肋形楼盖。当板区格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较小(≤2.O)时,板上的荷载将通过两个方向同时传递到相应的支承梁上,此时板沿两个方向受力,称为双向板,相应的肋形楼盖称为双向板肋形楼盖。(1)肋形楼盖①板厚及支承长度板的混凝土用量占全楼盖混凝土

3、用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楼盖中的板在满足建筑功能和方便施工条件下,尽可能薄些,但也不能过薄。工程设计中板的最小厚度一般可取;一般屋盖为50mm;一般民用建筑楼盖为60mm;工业房屋楼盖为80mm。续板)或1/35(简支板)。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一般不小于板厚,亦不小于120mm。②板的受力钢筋板内的受力钢筋经计算确定后,配置时应考虑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对于多跨连续板各跨截面配筋可能不同,配筋时往往各截面的钢筋间距相同,而用调整直径的方法处理,连续板中的受力钢筋布置有两种形式:弯起式和分离式。弯起式[图3.49(

4、a)]将承受正弯矩的跨中钢筋在支座附近弯起,弯起跨中钢筋的1/2~2/3,以承担支座负弯矩,如不足可另加直钢筋。这种配笳方式节省钢筋,锚固可靠。整体性好,但施工较复杂。分离式[图3.49(b)]将承担支座弯矩与跨中弯矩的钢筋各自独立配置。分离式配筋较弯起式具有设计施工简便的优点,适用于不受振动和较薄的板中。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30°,当板厚h>120mm时。可采用45°。板下部伸入支座的钢筋应不少于跨中钢筋截面面积的l/3,间距不应大于400mm。钢筋末端一般做成半圆弯钩(I级钢筋),但板的上部钢筋应做成直

5、钩,以便施工时撑在模板上。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应大干20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应不大于1.5h,且不应大于250mm。图3.49等跨连续板的钢筋布置③构造钢筋a.分布钢筋。单向板除在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还应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作用是:抵抗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力;有助于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以使更多的受力钢筋参与工作;对四边支承的单向板,可承担长跨方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与受力钢筋形成钢筋网,固定受

6、力钢筋的位置。b.一边嵌固于砌体墙内时的板面附加钢筋。沿承重墙边缘在板面配置附加钢筋。对于一边嵌固在承重墙内的单向板,其计算简图与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计算简图按简支考虑,而实际墙对板有一定约束作用,因而板在墙边会产生一定的负弯矩。因此,应在板上部沿墙边配置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200mm的板面附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如图3.50所示。C.两边嵌固于砌体墙内的板角部分双向附加钢筋。对于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在板面配置双向附加钢筋。由于板在荷载作用下,角部会翘

7、离支座,当这种翘离受到墙体约束时,板角上部会产生垂直于板对角线的斜裂缝。因此应在角区l/4范围内双向配置板面附加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该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四分之一,如图3.50所示。图3.50板嵌固在承重墙内时板边构造钢筋配筋图板上开洞的配筋构造板内孔洞周边的附加钢筋,当孔洞的边长b(矩形孔)或直径d(圆形孔)不大于300mm时,由于削弱板的面积较小,可不设附加钢筋。板内受力钢筋可绕过孔洞,不必切断。当边长b或直径d大于300mm,但小于1000mm时,应在

8、洞边每侧配置加强洞口的附加钢筋;其面积不小于洞口被切断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2,且不小于2Φ8。如仅按构造配筋,每侧可附加2Φ8~2Φ12的钢筋,见[图3.52(a)]。当b或d大于1000mm,且无特殊要求时,宜在洞边加设小梁[图3.52(b)]。对于圆形孔洞,板中还须配置[图3.52(b)]所示的上部和下部钢筋以及[图3.52(c)、(d)]所示的洞口附加环筋和放射向钢筋。图3.52板内孔洞周边的附加钢筋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