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

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

ID:37676514

大小:1.10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5-28

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_第1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_第2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_第3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_第4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第八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8.1概述一、RC梁板结构及其工程应用•RC梁板结构:以梁和板组成的结构受力体系•工程应用举例:楼盖筏式基础底板4.1受弯构件概述第八章梁式楼梯扶壁式挡土墙板式楼梯雨蓬4.1受弯构件概述第八章二、楼盖结构的分类及受力体系•楼盖在结构中的作用:水平受力体系1、楼盖结构的分类•按施工方式分类:现浇整体式楼盖:梁板现场浇筑优点:整体性好可适应各种结构布置要求(各种平面形状、开洞)可适应各种使用要求(荷载大、抗震、防水防渗、振动荷载)缺点:现场作业量大第八章装配式楼盖:预制梁板构件现场装配优点:减少现场作业量,便于工业化生产缺点:整体刚度性差

2、,抗震性能差,防水防渗差,对结构布置的适应性差装配整体式楼盖:预制梁或板(或二者)装配后,现浇叠合层第八章•按楼板支承和传力方式分类:单向板肋形楼盖双向板肋形楼盖井式楼盖无梁楼盖密肋楼盖第八章2、肋形楼盖的受力体系•一般传力途径:板→梁→支承结构(柱或墙体)(1)单向板与双向板•取决于板的传力方向单向板:荷载主要沿单向传递到板的支承结构双向板:荷载沿双向传递到板的支承结构•判别方法:①实际支承条件②边长比l2/l1•单向板为:①悬臂板或对边支承板;②其他情况下的细长板(如:l2/l1大的四边支承板)•边长比l2/l1对传力途径的影响四边简支板作用均布荷载q,双向传力取

3、跨中正交板带分析:沿短向l1和长向l2分别向支座传递q1和q2,有:q=q1+q2跨中变形协调条件:v1=v2444当l2/l1=2时,q1=16q2。即,5q1l15q2l2q1l2沿短向l==1向支座传递0.941q,384EI384EIql沿长向l2向支座传递0.059q。21•边长比l2/l1对传力途径的影响四边简支板作用均布荷载q,双向传力取跨中正交板带分析:沿短向l1和长向l2分别向支座传递q1和q2,有:q=q1+q2跨中变形协调条件:v1=v2444当l2/l1=2时,q1=16q2。即,5q1l15q2l2q1l2沿短向l==

4、1向支座传递0.941q,384EI384EIql沿长向l2向支座传递0.059q。21规范:l2/l1≥3,按单向板设计l2/l1≤2,按双向板设计2

5、力计算方法弹性方法塑性方法•构件设计与构造措施¾板设计¾次梁设计¾主梁设计第八章8.2单向板肋形楼盖8.2.1结构方案及布置一、结构方案重要性:结构设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步骤1、结构形式的选择(施工方式、承重体系的选择)2、结构布置3、主要构件尺寸的确定二、结构布置1、任务确定柱网尺寸确定梁格布置:主梁的方向,次梁和板的位置(数量、跨度)第八章2、结构布置方式主梁沿结构横向布置主梁沿结构纵向布置(横向抗侧移刚度大;有利(净空大,有利于降低层高。于采光。多用)用于进深大时)内廊式结构布置第八章3、结构布置原则①满足使用要求(开间进深,净空,设备位置,房间分隔)②受力合

6、理,传力简捷明确③有利于结构整体安全(房屋侧向刚度)④方便施工4、有关具体事宜①柱网梁格尽量规整,减少梁板规格②主次梁的设置要注意:主梁跨内次梁不宜一根;梁不要设在洞口上;重物下宜设梁;避开楼板留洞部位③主次梁合理跨度:主梁5~8米,次梁4~6米④尽量减小板厚⑤综合考虑与方案比较第八章三、梁板截面尺寸的确定主要根据刚度要求确定当活荷载标准值≤4kN/m2时,参见下表。第四章受弯构件8.2.2荷载及计算单元一、荷载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地面及顶棚做法、隔墙、永久性设备等可变荷载:楼面使用活荷载、屋面荷载(雪、积灰)、施工荷载等•等效均布活荷载(满跨布置)•楼面使用活荷载的

7、折减二、计算单元板:取1m宽板带梁:取单根梁。受荷范围。4.1概述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1受弯构件概述第四章受弯构件8.2.3RC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的计算•基本方法:结构力学方法(理想弹性、受荷过程中无刚度变化)一、计算简图•支座形式•计算跨度•荷载•多跨连续梁板的简化4.1概述第四章受弯构件1、支座形式板、次梁:一般按不动铰支座主梁:支承在墙上,按不动铰;支承在柱上,ib/ic>5,按不动铰;ib/ic<5,按刚结。第四章受弯构件1、支座形式近似性:假设在支座处无竖向位移且转动自由(忽略支承结构的竖向位移及扭转刚度)第四章受弯构件2、计算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