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40706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中国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化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 一、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我国是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经过多年努力,尿素、磷铵等主要化肥产品从大量依赖进口到自给有余,钾肥国内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据初步统计,2010年我国化肥产量6620万吨(折纯,下同),“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5.0%。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尿素、磷铵、氯化钾产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4.7%、16.7%和6.3%。2010年进口化肥386万吨,出口化
2、肥733万吨,表观消费量约6273万吨,较好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需要。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品种结构得到改善。高浓度化肥比重日益提高,整体达80%。钾肥国内保障能力由2005年的24%提高到2010年的56%。复混(合)肥、掺混肥、缓控释肥等专用肥料得到快速发展。 企业大型化进程加快。“十一五”末已形成24个百万吨级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其中3家企业产能达500万吨级,大中型化肥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氮肥行业形成20个尿素产能超过百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占总产能的68%。磷肥行业形成2个磷铵产能超过2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钾肥行业形成2个百万吨级大型企业集团。 产业布局逐步合理
3、。原料本地化的合成氨产能比例达到53%。磷肥生产主要集中在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磷资源丰富的地区。青海盐湖、新疆罗布泊钾肥规模逐步扩大。化肥产业布局正逐步形成基础肥料向资源地、专用肥料向用肥市场调整的格局。 3.循环经济初见成效 氮肥企业的废气、废渣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约50%的企业建设了综合利用的热电联产装置,二氧化硫回收利用,冷却水、中水循环利用等逐步得到推广。湿法磷酸精制、硫酸低温位热能回收、磷石膏制石膏板、制砖等大规模综合利用技术取得突破。钾盐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 4.技术装备取得突破 具有知识产权的水煤浆、粉煤加压气化等先进煤气化技术与装备已成功应用于氮肥行
4、业,30万吨/年合成氨、大颗粒尿素已实现自主化。30万吨/年磷酸、60万吨/年磷酸二铵、80万吨/年硫磺制硫酸、40万吨/年硫铁矿制硫酸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均基本实现自主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钾肥生产工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百万吨钾肥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存在问题 能源资源约束大,生产成本较高。2010年氮肥行业消耗煤炭资源约8500万吨、天然气100亿立方米。随着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氮肥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大部分企业一直处于亏损边缘。磷肥生产所需硫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60%。我国磷矿资源丰而不富,平均品位仅17%,富矿只占6.6%,且胶磷矿多,采选成本高。我国钾资源相对贫乏,对
5、外依存度近半,国际市场钾肥价格波动不定,影响农业生产。 产业集中度不高,落后产能依然较大。我国合成氨企业472家,平均规模仅14万吨,小于8万吨的企业仍有249家。有磷酸装置的磷肥企业90多家(其中磷铵企业80家),80%的磷酸生产企业规模不到10万吨。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复混肥生产企业4400多家,平均规模不足5万吨。中小氮肥厂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能耗高。小型磷肥厂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磷石膏无序堆放对环境影响大。复混肥企业点多面广,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企业农化服务水平低,行业发展模式尚需完善。我国化肥企业在产业链中仍局限于生产制造领域,主要依赖资源投入、产能扩张带动发展,生产企业
6、农化服务发展滞后,不适应现代农业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发展的需要,造成施肥不科学、肥效利用率低,面源污染严重。 二、发展趋势和需求预测 (一)发展趋势 我国人多地少,通过化肥实现农业稳产、增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化肥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以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成为未来农化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目前化肥企业仍享受部分优惠政策(包括享受天然气、用电和铁路运输等优惠价格及免征增值税),随着化肥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优惠政策将逐步取消,化肥企业经营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需求预测
7、 我国化肥消费90%用于农业,10%用于工业。2010年我国化肥表观消费量为6273万吨,其中农用化肥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36∶0.18。根据“十二五”期间农业生产的品质要求和多样化发展等因素预测,2015年农用化肥氮、磷、钾施用比例按1∶0.38∶0.25考虑,兼顾工业需求,预计2015年我国化肥需求总量及结构见表3。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