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机制研究

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机制研究

ID:14831950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机制研究_第1页
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机制研究_第2页
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机制研究_第3页
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机制研究_第4页
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机制研究  工会会员是工会实践的主体,是工会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力量的源泉;民主集中制是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制度;“维护、教育、建设、参与”是工会的四项基本职。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是高校工会会员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履行“维护、教育、建设、参与”四项基本职能。  一、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基本要素  (一)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职能目标  我国《宪法》、《高等教育法》、《工会法》等都对高校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进行了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将工会的职能归纳为维护、教育、建设、参与四项。维护职能是工会以各种有

2、效方式维护教职工学文化的合法权益、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包括维护教职工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建设职能是工会引导带领教职工投身于学校发展建设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职工之家”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参与职能是工会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发挥教职工参政议政的权利,保证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教育职能是工会深入开展“三育人”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举办教学基本功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帮助教职工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  (二)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人”的因素  《中国工会章程(修

3、正案)》指出:“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工会章程,都可以加入工会为会员。职工加入工会,由本人自愿申请,经工会基层委员会批准并发给会员证。”在会员的标准中,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是成为会员的关键标准,在如今人事制度转型背景下,高校劳动人事法律关系朝着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高校过去仅存的高校与教职工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现在发展为各种各样不同的法律关系。  (三)高校工会参与民

4、主管理的“制度”因素  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制度是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目前普遍的实现形式有“双代会”及提案工作机制、二级民主管理机制、“三公开”工作机制、理论研讨与对外交流机制等。  在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简称教代会和工代会,即“双代会”)中,教代会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或形式;工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承担着教代会日常工作机构的任务,负责“双代会”的筹备和组织,检查和监督教代会决议的执行,协助教代会执委会和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完成教代

5、会的各项工作。在“双代会”工作中,提案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集中体现。二级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包括二级工会和二级教代会工作机制,两者是高校二级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所谓“三公开”,即校务公开、工会会务公开和院务公开。“三公开”是高校教师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形式,也是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  (四)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作用机制  在工会会员制的基础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工会会员制结合民主集中制是实现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作用机制。在该作用机制中,首先,“会员制”是主体作用,工会的

6、各项职能必须在会员的基础上实施,其次,民主集中制是会员实现民主权利的实现形式,最后会员通过民主集中制实现工会的四大职能目标。人、制度、职能目标是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的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稳定有效的动态机制是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作用机制。  二、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各要素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产业、后勤等方面都处于调整、改革之中,学校教职工面临各种选择和竞争,由此产生观念冲击、利益调整、地位变化等新的矛盾,这些矛盾既是高校管理的难点,也是高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重点,从各个要素分析,以下问题值

7、得关注。  (一)高校工会“会员”代表性下降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突破了传统的计划体制束缚,高校的用人关系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特点,体现了由身份到契约的转化。高校过去仅存的高校与教职工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现在发展为各种各样不同的法律关系。  高校教职工类型可分为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后勤人员等,这些人员中,教学、科研人员,是事业编制内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的人事关系是通过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目标、聘用期限、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使得高校人事管理由教师与学校的身份管理转向契约管理,由国家用人转向单位

8、用人。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后勤人员等人员,除了部分通过考试转为事业编制外,目前大部分为劳务派遣人员,为非事业编制人员,劳务派遣人员通过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由劳务公司以及劳务派遣形式服务高校,这个部分人员并不是高校工会会员,不能享受工会所赋予的权利,也就无法参借助工会这个平台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非在编人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