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与答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与答

ID:14803070

大小:3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与答_第1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与答_第2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与答_第3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与答_第4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与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与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与答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十年改革的成效有哪些?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十年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儿童学习的变化。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确是喜欢的,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有意义和生动活泼的活动学习,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和发展。学生在课程中也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二)教师教学的变化。1.新课程的教育观、儿童观正在成为教师教育行为的指南。儿童开始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在教案中、教学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儿童的发展正在成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2.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

2、化。教师开始更多地关注活动主题内容的生成,不同程度地以活动为基本的课程展开方式,在活动中支持、指导、引导儿童的发展;来自社区、家庭、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开始得到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正在得到运用。3.教师正在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很多教师灵活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儿童制宜,创造了有特色、有新意、有效果的活动,其创造性正在新课程实施中、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焕发出来。4.推进德育向着更加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向发展。许多教师通过创造性地教学,让课堂成为儿童成长的空间。5.品德与生活课程成为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助推器。(三)学校的变化。新课程改革以来,很

3、多学校为了改变传统德育的诸多弊端,生活德育更回归常态生活,关注身边人,关注寻常事。二、本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是什么?答:此次修订,修订组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阅读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修订工作的总原则,决定在实验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与新的要求,进行调整、充实、完善、提高,在具体修订过程中,始终贯彻如下三条原则:(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标准中,努力使课程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德育的科学性,更加符合低年级儿童品德成长的客观规律,帮助低年级儿童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好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发挥课程的德育影响力。(二)以儿

4、童发展为本。在修订中我们始终坚持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学观,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和主体性,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突出“以三维目标为引导”,“能力为重”,重视儿童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的养成,让课程目标——“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成为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三)方向性与操作性统一。根据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的需要,标准修订中必须强化标准的操作性,增加教学的具体建议;必须明确体现课程标准的政策性、导向性,体现方向性和操作性的统一。三、新课标在结构上做了哪些调整?为什么?答:修订后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依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定,删去了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中的“课程管理建议”一项,因为这一内容超越了课程标准的权限。四、“引言”部分的修改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答:本部分在课程设置的背景上进行了修改与扩展。修改之处是在教育背景上,进一步强调了儿童发展阶段的特征,突出了本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仅是基于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求。新的扩展是增加了世界形势变化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要求和品德与生活课程设置的目的。五、“课程性质”部分的修改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答:主要做了两方面的修改:(1)在课程的基本特征中增加了“综合性”。其原因,一是由于本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儿童生活

6、为基础的“综合性”应当是本课程的重要特性;二是从实验区的情况来看,在课程实施中学科化倾向比较明显,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的实施效果。因此,本次修订中将“综合性”明确列为课程的基本特征。(2)将课程四个特性的呈现顺序修改为: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以更符合本课程的逻辑。六、“基本理念”部分的修改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答:在“基本理念”部分,主要将原来几条“基本理念”的内容和顺序做了小调整,使其更加合理,逻辑性更强。修改稿的顺序是:第一条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课程最重要的追求。实验稿中“学习做人”的提法对低年级儿童来

7、说比较抽象、拔高,修改为“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更具体、适切。第二条为“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这是课程核心的基础性理念。第三条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这是品德教育最基本的规律。第四条为“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这是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的理解。较之实验稿的“在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更通俗易懂、清楚明确。七、“设计思路”部分的修改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答:主要修改有以下四点:一是将本部分的标题修改为“课程设计思路”,因为原标题“设计思路”究竟是课程的设计思路还是标准本身的设计思路不甚明确。二是删

8、去了“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的文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