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40070
大小:4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学案3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基础过关一、教育的兴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1.废除旧的教育制度:⑴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⑵方针: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教育是、、文化教育。⑶措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⑷作用:①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教育和教育的转变。②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2.建立新的教育制度:(1)重要措施:①内容:向和“开门”(即开门办学)。②措施:开展和工农教育;学校优先录取入学。③作用:使数千万工农干部、劳模、产业工人受到比较正规的中等和高等教育。(2)教育性质:1954年通过宪法确定新中国教育是为人民服务。(3)教育
2、方针:①毛泽东:全面教育。提出:1957年,《》内容:使受教育者在、、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②刘少奇:两种制度。内容: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工作,工作。作用:为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可贵的思路。(4)办学体制:多样性。(5)主要成就:年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6)历史意义:奠定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二、教育的挫折: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阅读,略)三、教育的繁荣: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教育界拨乱反正:(1)时间:“文革”结束后。(2)标志:年恢复高考,建
3、立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2、“三个面向”战略(1)提出:年,邓小平。(2)内容:教育要面向,面向,面向。(是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导方针)3、科教兴国战略(1)背景:教育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提出:年,党中央《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3)内容:坚持以教育为本,把和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4)意义:有力地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4、依法治教战略1980年以来全国人大颁行了《学位条例》、《》、《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5、教育成就(
4、1)实现“双基”。(即:,。)(2)职业教育发展,普通教育结构优化,实现普教和职教并举。(3)成人教育成就显著,高校教育发展迅速且体系齐全。★问题提升1.我国奴隶社会的办学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在春秋战国有何变化?表现是什么?2.我国古代教育官方化、制度化开始于何时?原因是什么?其教学内容有何特点?3.我国古代教育逐渐脱离社会现实开始于何时?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为改变这种教育状况,一些著名思想家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我国近代化教育开始于何时?原因是什么?5.从古代至今,我国的办学模式、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拓展延伸1.“文
5、革”前后两个时期的教育改革有何不同(1)从目的上看:文革前的教育改革目的在于彻底改造就教育体制,完成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新型的人民教育制度,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文革后的教育改革目的在于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发展现代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科技人才;(2)从内容上看:文革前教育的发展注重基础教育,属于起步阶段。文革后教育的发展纳入法制轨道,更为科学合理,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更显示当前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文革后教育发展方针的日趋成熟。2.文革结束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哪些?(1)政局稳定、拨乱反正。文革结束后,政局稳定,邓小平亲自制定教育战线的拨乱
6、反正。全国教育界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3)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保障;(4)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如《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3.从建国以来的教育发展中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3)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4.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
7、、基本内容及意义。⑴提出背景:①“文革”结束教育界拨乱反正,高考制度恢复及教师地位的提高。②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⑵主要内容:①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②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⑶历史意义:①应对时代挑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