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32908
大小:3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对程序的基本格式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程序的基本格式》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在全国中学职业教育改革轰轰烈烈的大背景下,我校处在改革前沿的地区,因此也深受感召。本文就近三年中对《数控铣床编程》课程的教学实例进行的反思与总结,尝试找寻一条对应有效的教学模式。【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操作技能自主学习1.前言《数控铣床编程》是一门需要理论讲解但必须为实践操作服务的专业理论课。由于学校现有设备条件限制及教学改革的需要,本课程主要的教学活动场所在五十多人的教室和CAD/CAM机房,并极有限地提供2台加工中心(技能训练时还占用,其余设备用于校《工学交替》课程),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让学生能学
2、以致用,成为困扰我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刚开始觉得这种“不理不实”的课程太难教,但通过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参与校内外的公开课及其听、评课,参加各种专业教学方面讲座与培训等活动,再加上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慢慢地认为这种课程还是可以上的,并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得到些在今后工作岗位中有用的技能或相关安全知识。以下就通过实例,来谈谈本人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些许看法。2.案例引入在从教本课程三、四年里,学习并尝试了一些教学模式,发现各有特色,在本课程中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以下是在此期间对“程序的基本格式”这一知识内容的几种教学模式的尝试并简要记录,当然不同届的学生有差异,同班内的个体学生
3、也有差异,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整体状况。第一种:传递——接受式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以下是该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简图:※本课安排1课时;教学场所在教室;教学对象为07级数控3班共49人。第二种:自学——辅导式该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下是该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简图:※本课安排1课时;教学场所在教室;教学对象为08级
4、数控1班共55人。第三种:项目——任务实施式该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中任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任务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以下是该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简图:※本课安排2课时;教学场所第一课时在CAD/CAM机房,第二课时在加工中心实训间;教学对象为10级数控2班共52人。3.案例分析针对上述同一知识内容的几种教学模式的尝试后,对其教学效果做以下比较。教学对象教学模式课堂达成任务情况知识记忆理解能力其他效果07数控3(49人)传递——接受式37人基本记住格式10人大致理解主要指令含义被动学习,学习兴趣
5、整体较低。08数控1(55人)自学——辅导式40人基本记住格式20人大致理解主要指令含义自学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但学习兴趣受教学内容、学生个人喜好及理解能力影响。10数控2(52人)项目——任务实施式45人基本记住格式35人大致理解主要指令含义50人基本掌握程序输入及运行这一操作技能;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兴趣高。从上表中分析可看出,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各自特点:第一种模式在知识记忆和系统性方面有较明显效果;第二种模式在理解和自学能力上得到充分锻炼;第三种模式在操作技能和主动学习方面效果比较突出。4.案例总结由上述案例及分析后,本人觉得对几种教学模式在本课程的应用有以下几
6、点想法:⑴如今中职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掌握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因此第三种模式为主比较适合。⑵而其他的教学模式也能发挥很大作用,因此合理将其穿插在教学活动中,能更好地完善教学效果。如在本次课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必要的;有些提高、拓展类的内容不妨采用第二种教学模式,以深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⑶像本课程这种“理实”兼顾的课程,要想更好起到“理”与“实”连接的纽带作用,对机床等设施要求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如在第三种模式中,教学场所至少2个,而且最好能在一块,以提高教学效率。⑷有条件的话不妨尝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让企业师傅进课堂,同时也要让学生入企业
7、学习,这样本人相信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技能掌握。总之,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主动性,掌握今后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技能及理论知识,所以本人选择在本课程中应用“项目——任务实施式”的教学模式多些。但是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它自身的特色及适用情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会因具体情况(知识、技能要求,学情,学校现有的设施等)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5.结束语以上只是本人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与看法,当然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还任重道远,但为了我们的职高毕业生能在企业有一席之地,并最终得到社会的真正重视与认同,吾辈必会为此而上下求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