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ID:14726127

大小:1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_第1页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_第2页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_第3页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2014·重庆文综·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4·江苏单科·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

2、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3.(2014·北京文综·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4.(2014·北京文综·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

3、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5、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

4、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6、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7、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具有重大影响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是否进行侵略扩张不是题干的主旨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8、(周朝阳原创)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

5、“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最能说明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B.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C.北宋时就发明了指南针D.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9、(07深圳二模)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的到来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罗盘针10、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古

6、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1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肯定了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指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即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当时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B统治阶级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D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经济

7、文化的正常交流12.(2014·安徽文综·36)(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

8、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1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