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25548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皴”与山水画的早期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皴”与山水画的早期形态 【内容摘要】“皴法”出现的确切时间,现在难以有清晰考证。作为一种“法”来讲,对“皴”的使用和归纳要达到一定的层次,有了自觉表现的意识,才可称为皴法。而“皴”的样式,现在普遍认为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应用。“皴法”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带有中国审美感知特征和文化理念的这样一个概念,其内涵是丰富的,而不仅仅是表现为外在的技巧那样简单。 【关键词】皴皴法山水审美 在画论文献中,最早出现“皴”这一概念记载的,大概要数五代荆浩的《山水节要》一文。在俞剑华主编的《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中,有三篇托于荆浩名下的画论,分别是《笔法记》《画说
2、》(传)和《山水节要》(传)。虽然这三篇文字真伪难辨,但按照俞剑华的考证,“《五代名画补遗?荆浩传》虽未言曾著《笔法记》,但言著《山水诀》,可见此书渊源有自,纵然文字间有不纯岂可直断为伪书?”①又解《山水节要》说:“亦未详所据之本,为文仅三百六十五言,按荆浩著有《山水诀》,此文是否自其中节出,无有悬测,虽其言有所取处,疑亦出于伪托。”②可见《笔法记》的可靠性要比《山水节要》大的多。《山水节要》中提到:“其用者,乃明笔墨虚皴之法……又古有云:‘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远山无皴,远水无痕,远林无叶,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阁无基’。”③这是其中两处提到关
3、于“皴”的字句。俞剑华在按语中说:“《山水节要》其价值远在前篇《画诀》之下。惟其讲笔墨处较有进步,而量山察树,忖马度人,亦较丈山尺树,寸马豆人有进步……‘乃明笔墨虚皴之法’,虚字亦不可解。”④显然,俞剑华认为此篇的价值在于进一步修正了画面山树、人马的比例问题,对笔墨的论述也较为规范而已,并没有看重其在山水画论史的地位。文中并没有专论“皴”的技法,只是作为处理画面远近虚实效果时提到,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皴”的方法在此前就已作为山石表现的手段出现,此处已经把它作为一个较为明确的概念来谈了。历来研究的看法是,“皴法”的表现使用是从荆浩开始的,因为在现
4、存的画迹中,《匡庐图》是比较成熟的接近后来“皴法”样式的最早的作品。而文献大体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但无论从画论还是画迹中,可以感觉到荆浩并不是开创“皴法”的第一人,只是他在沿用和完善了前人积累下来的技法。 “皴法”出现的确切时间,现在难以清晰考证。作为一种“法”来讲,对“皴”的使用和归纳要达到一定的层次,有了自觉表现的意识,才可称为“皴法”。而“皴”的样式,现在普遍认为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应用。直接的证据是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画,主要以懿德太子墓(706年)、节愍太子墓(710年)、章怀太子墓(711年)和富平县唐朝墓室山水壁画(7或8世纪)最有代表性
5、。在前三座墓葬中,“皴”主要是表现作为衬景的山石形态,而后一处则有了更加复杂的山水整体表现。这使很多学者认为“唐代无皴”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只能说“唐代无皴法”。 这里就涉及到对“皴”和“皴法”两个概念的认识问题。无可否认,“皴法”最初就是作为一种写实状物的笔墨手段而出现的,“皴”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山石的体势状貌,在勾勒填色的青绿手法基础上,改变笔和媒介接触的角度,通过笔势和笔与画材媒介之间力度的不同,营造出更加接近山石肌理和阴阳向背层次的效果。这种表现方式,不是画家一时心血来潮的创造,而是建立在长期的观察体悟和观念更新的基础之上。首先,是对山石
6、体势的认识,只有看到其内在结构性,才有可能思考去用笔墨表现这种千变万化、规律不一的结构特征。其次,是对透视关系的认识。虽然唐代主流的青绿山水也能够营造出“勾之行止即峰峦之起跌”⑤的空间感,但这种空间是在较为忽略细节,强调整体山体的情况下完成的。当我们深入到山水的内部细节时,勾勒填彩的表现方式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空间意识的真实感受。因此,需要一种比勾填更为丰富的表现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仅是用笔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能够支撑起人们已经深化的空间透视认识。最后,在对笔长期使用的实践中,对笔的力度、变化和效果有了充分的感受和掌握,也才能有突破“高古游丝”“圆
7、润刚劲”的中锋用笔,才有可能实现富于变化的“皴”的样式。正是在这样一个无法考证其源、累积渐变的过程中,“皴”的样式才得以慢慢浮出水面,成为了改变后世山水样貌的伟大创造。我们不能否认像荆浩这样天才人物的重要作用,但他们能够被载入史册的光辉的形象,却是在继承前人默默无闻积累的基础上得以树立的。 “皴”的技法如上文分析的那样,是基于观察方法、透视关系、笔法的突破等方面的改变而出现的,其背后的文化框架则是山水审美的观念。而由“皴”到“皴法”的提升,更是由文化心态起到的作用。今天理解的“皴法”,是在“皴”的表现样式上的一种程式化概括,是一种主动的总结和
8、自觉的运用。其确立的是一种规范和法则,不仅仅是追摹山水的样貌,更是通过这种规范法,使后来者能够在多样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再创造,具有更加广泛的风格意义,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