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24817
大小:48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0
《江苏苏南水泥市场格局分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南水泥市场格局分析刘作毅、肖强、周安平“十五”期间江苏省水泥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水泥产量从5,136万吨增长到9,579万吨,平均增长速度15.80%,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落后水泥生产工艺不断被淘汰,产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发展迅速。但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回落,水泥需求下降,价格走低。受市场价格下跌和成本上升“两头挤压”的影响,企业利润空间锐减,竞争日益加剧,水泥市场竞争格局开始出现变化。苏南地区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
2、5市水泥需求量占全省62%,是全省的核心市场区域。近年来,本省和周边企业加大了对苏南市场的争夺力度,开始进行各自战略布局,力图保住本企业在苏南市场的市场份额。海螺集团更是雄心勃勃,投入巨资在安徽、江苏进行全方位布线,试图主控苏南市场。未来苏南水泥市场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开始引起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苏南地区水泥产销状况江苏省2006年水泥产量10,880.77万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6,342.82万吨,占全省的58.29%,其中3个地区超过1,000.00万吨。从消费量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本地的销售量
3、占85%,其他是出口和运往外埠,主要是上海,部分销往闽、浙沿海地区。南京、无锡产、需基本平衡,但受安徽、浙江(主要是环太湖流域)等省外地水泥的进入,水泥市场仍呈供大于求的局面;常州和镇江供大于求;苏州地区水泥缺口量大。南京镇江无锡太湖苏州常州上海产需平衡供大于销水泥缺口苏南市场状况示意图周边地区对苏南水泥市场的影响由于苏南地区处于长三角核心位置,经济发达,水泥需求量大且集中,交通运输网络顺畅,公路、水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运输非常便捷。西面安徽、江西和湖北的水泥、熟料沿长江而下,从发展趋势来看,供应江
4、苏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因为具有生产、运输成本的优势;北面苏北和山东鲁南地区的水泥、熟料通过运河流入。前几年,这是长三角最主要的供应渠道,在“十五”期间由于苏南本地企业的发展以及海螺在江苏地区的全面布局,使两地差价缩小,阻止了水泥大量南下的通道。但只要价格上涨,北部地区流入量会源源不断。南面浙江的湖州和嘉兴紧邻苏南地区,2006年水泥产量分别达到1,613和1,241万吨,由于浙江地区近两年水泥产能严重过剩,价格走低,只要价格杠杆有所倾斜,精明的浙江人马上就会北上。反之,江苏的水泥也会南下。东面长江口岸是
5、水泥、熟料的出海口,2006年通过长江口岸出口近2,000万吨。随着2007年7月1日起水泥出口退税的取消,势必会影响出口量。出口量的萎缩,实际上又可看成出口量的回流,会一定程度造成市场的压力。受周边地区水泥进入的影响,苏南水泥市场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今年年初苏南地区的水泥价格在220~240元/吨,面对低迷的市场,地区的龙头企业协调开展自律,5月份价格上调到270~290元/吨。但价格的上涨立刻波及到周边地区,山东、浙江的水泥即可以利用苏南地区优越的运输条件,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市场价格涌入。最新市
6、场价格数据显示,该地区的价格又回到了年初的水平。可以看出运输条件的便捷与否,对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运输距离和市场价格是进入市场的门槛,市场价格走低,半径范围缩小;市场价格走高,半径范围扩大,价格再度走低。这是造成目前企业间竞争的最主要原因。要想解决这一症结,只有扩大市场区域范围。因此,今年大集团连片跨区域的市场整合序幕紧锣密鼓的拉开。海螺集团在苏南市场的战略布局海螺集团首先在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长三角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海螺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强化海螺水泥在华东、华南的控制地
7、位;将在江苏形成熟料产能450万吨,水泥3,250万吨,约占市场需求的25%。并表示海螺集团可以选择一些区域位置好、资源有保障、资产质量较好的目标企业,通过收购股权、资产等多种方式,实施并购重组,进一步扩大海螺水泥在江苏省市场份额和控制力。淮安市徐州连云港盐城泰州宿迁扬州南通南京淮安镇江无锡太湖苏州常州南通132淮安165张家港360泰州650杨州江都600淮安市徐州连云港盐城宿迁扬州南通南京淮安镇江无锡太湖苏州常州南京中国30025002×5000淮安165盐城380南京200扬州600泰州泰州65
8、0张家港360太仓185海门340南通132长江运河粉磨能力(万吨)生产线规模(t/d)海螺发展有几大优势,首先是具有无法复制、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丰富、优质的矿山资源;四季畅通的长江航运水道;紧邻国内最大、最集中的水泥消费市场(运输辐射半径内)。有了这些优势,在以领头人郭文叁的团队领导下,审时度势,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发挥集团规模优势、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在“十五”期间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发展,让人从怀疑、看不懂、看不透,到刮目相看,举世公认,直至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