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西城语文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

2011年西城语文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

ID:14721419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2011年西城语文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_第1页
2011年西城语文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_第2页
2011年西城语文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_第3页
2011年西城语文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年西城语文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2011.5一、(15分)1.A(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识记。B项中应为“微言大义”、“安营扎寨(zhā)”;C项中应为“转瞬即逝”;D项中应为“凋敝”、“辟谣(pì)”)2.D(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汇集”的意思是聚集,“汇合”多指水流的聚集会合,根据文段意思,此处当用“汇集”。“泄露”与“泄漏”的意思有相通的一面,但是指液体、气体的漏出时,必须用“泄漏”。“必定”用来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无疑”的意思是“没有疑问”,根

2、据文段上下文意思以及语气需要,此处当用“无疑”)3.D(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A项“人满为患”感情色彩失当。B项“意兴阑珊”的意思是兴致衰退,与此处句意不符。C项“鼎力相助”为敬辞,多用于有所请托或表示感谢时)4.C(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A项中“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不断扩大”搭配不当。B项句子中“收看了来自地震灾区的采访录像”与“对我们每一位不在现场的年轻人的启发和教育都很大,让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句意杂糅,结构混乱。D项中“树立起”后缺少宾语,句子成分残缺)5.C(本题考查中外重要作家

3、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孔乙己、阿Q是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祥林嫂是小说集《彷徨》中的人物)二、(12分)6.A(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宥:宽恕、赦免)7.C(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C项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A项中前“为”为介词,“被”;后“为”为动词,“当作”。B项中前“然”为转折连词,“却”;后“然”为表状态的助词,“地”。D项中前“而”为连词,表顺承;后“而”为连词,表转折)8.B(本题综合考查文本内容和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B项句子的意思应该为“后来的糊涂人,又用

4、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9.C(本题综合考查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第三段作者以孙权和孔融为例,并非以对比突出曹操的残暴,而是共同来揭示当权者轻杀材能的普遍)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三、(30分)10.(5分)(本题考查文言文本内容的理解)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本题5分。标记“/”处,每断对2处,得1分;在“/”“//”之外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

5、止。11.(8分)(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1)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本题8分。每句1分,多字、少字、写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限选其中4道题作答,超过4道题则以前4道题为准。若文字涉及版本区别,酌情处理。12.(7分)(1)(3分)B(本题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词人写芙蓉红艳夺目,是以眼前美景之乐反衬个中心绪之愁)(2)(4分)(本题综合考查古典诗歌作

6、者情感的体察和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第一问:上片表达了作者满怀愁绪(离愁、哀愁、愁思)的心情。第二问:举出合理的诗句,1分;结合内容合理进行分析,2分。示例:“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万斛”极言愁绪之多,将心中无尽之愁比作千顷江水,化抽象为具体,表现了作者内心离愁的深重。以其他诗句为例,解释合理亦可。13.(10分)(本题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明确观点,2分;能结合词句阐释,3分;结合阅读体验分析,3分;语言表达,2分。提示:杨炎正因未能施展抱负

7、而欲归隐田园,但又心系国家社稷,寄希望于能有机会为国效力,这样的爱国之情与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表达极为相似。杨炎正词中用意象如“斜阳”、“西风”、“暮江”、“征鸿”等,则与辛弃疾词中的“金戈”、“铁马”、“烽火扬州路”有相似处,也是在比较开阔的景物描写中显示出场面的宏大,其词风与辛弃疾的豪放一样富于艺术感染力。四、(15分)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14.(2分)C(本题考查文中信息的分析)(“混杂着缠绵与爱欲、纯情与崇高”与原文“不乏缠绵和爱欲

8、,纯情的与崇高的因素汇聚一起……”表意明显相异)15.(3分)(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①有真情;②常常解剖自己;③有着时代和历史的投影。每答出一个要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16.(10分)(本题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对文本内容的体察、思考与阐发)本题10分。明确认识,2分;结合读写体验,3分;深入分析,3分;语言表达,2分。五、(18分)17.(4分)DE(本题考查文学作品的综合理解,每项2分。D项中的意思,原文中的父亲是为了保住名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