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ID:14718765

大小:51.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30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_第1页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_第2页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_第3页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_第4页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标内容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知识要点: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

2、岸派”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梭伦改革: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恢复公民大会权力    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三、梭伦改革的评价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

3、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标内容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识要点: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4、社会条

4、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二、商鞅变法内容: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

5、用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3、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4、消极影响:推行的

6、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标内容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知识要点:一、背景: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

7、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二、改革内容: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

8、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发展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标内容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