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

ID:19793543

大小:3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06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_第1页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_第2页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_第3页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_第4页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历史>>教师中心>>高考专栏>>高考复习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江 西 王笑开结构图表奴隶社会的改革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雅典城邦的兴起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封建性质的改革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改革迫在眉睫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的改革)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

2、主要内容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封建改革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后果确立或尝试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明治维新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运动的兴起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考点串讲考点1

3、: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考查方向】通过改革的性质、目的和作用来理解梭伦改革。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恩格斯称它是一场“革命”,但这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旧势力没有被彻底清除,下层人民的要求没有很好地满足,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考点2:关于民族融合【考查方向】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特点;理解民族融合的实质。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

4、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考点3: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考查方向】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性质;透过变法措施分析变法的积极作用;理解变法的

5、结果及其原因。王安石变法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富国之法在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方面有一定成效;强兵之法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原有军事编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取士之法促进了考试选官制度的发展,对于确立择优录用的原则有积极意义。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考点4:宗教改革的实质【考查方向】从改革的性质和作用去理解宗教改革

6、的实质。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对天主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反抗,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它为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考点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考查方向】通过改革的性质出发认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从改革的结果分析其改革的失败。由于英法殖民者用枪炮打开了埃及的大门,穆罕默德阿里的经济改革一开始就具有对外开放的特点。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开放又是非常有限的。它是在保存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有近代色彩,但其性质是封建性的。它涉及内容全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此虽有

7、较大成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考点6:戊戌变法的特点【考查方向】从方式、宗旨、内容三方面去深刻体会戊戌变法的特征。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体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易混知识1.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商鞅

8、变法梭伦改革不同之处时代背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改革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其改革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性质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一次奴隶主阶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