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12426
大小:2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探索导学案,打造新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索导学案,打造新课堂肥乡三中语文教研组新三中创建以来,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越的办学条件,优异的教学成绩,得到了全县人民的一致认同。新三中领导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以“高站位,严管理,创名校”为办学宗旨,精益求精,谋求三中更长远的发展。本学期,本着配合市局及县局“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的要求以及我校全面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需要,我校领导全面实施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们面向全国学习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在诸多的教改名校中,我校领导看准了“杜郎口模式”,我校的教师取消了教案,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导学案”。“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
2、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也就是说“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到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成败。在将近一个多月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明显的如: 1、课前部分学生不能通过导学案进行导学,即不能按时完成导学案; 2、大部分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的问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问同学和老师。 3、学生不爱回答问题,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4、学案设计的题目,部分学生不去思考,不主动与别人合作学习,只是坐等别人做完后抄袭、应付检查;
3、 5、利用导学案组织教学时,只有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回答、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6、由于部分学生的导学案是抄别人的,回答问题时只是把答案念出来,说不出理由。 7、课上展示交流时,学生分析问题模糊,语言表达不清,声音不够响亮。 8、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讲,难的题目都不讲。 9、回答问题不积极,会的学生不想发言,不会的学生反而积极发言(念答案)。 10、部分年级的部分学生对班级量化中的分数看得太重,导致简单问题争着讲的“热闹”局面。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三中语文教研组多次展开专门的教学研讨,要求大家上网查资料,认真
4、领会学习语文“导学案”的设计理念,自己想办法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总结中,我们我们三中语文教研组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确立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一、对“导学案”的定义 我们所认识的“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根据这个定义,“导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
5、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二、“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
6、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
7、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三、“导学案”的使用: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②教师应要求学
8、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