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传统自然教育观的差异及其影响.doc

浅析中西方传统自然教育观的差异及其影响.doc

ID:14708271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30

浅析中西方传统自然教育观的差异及其影响.doc_第1页
浅析中西方传统自然教育观的差异及其影响.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西方传统自然教育观的差异及其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西方传统自然教育观的差异及其影响  论文关键词:中西方自然教育观 差异 影响 全球化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传统自然教育观的比较,系统地论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探讨了各自教育观的影响问题,主要分析在当今教育全球化形势下中西方自然教育观对当今教育的启示及可取之处,提出了当今应该坚持的教育观。    一、序言  中西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大相径庭,中国人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本原,对自然保持着敬畏与呵护的态度;西方人则认为自然为上帝的造物,且从上帝处获得了掌控自然、征服自然的权力。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因此,在看待问题、接受教育上会有不同的方式。  二

2、、中西方自然教育观概述与比较  中西方传统与观念的冲突,尤其是中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所形成的不同背景,可以从中西方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差异中找到合理的诠释。  在中国,自然教育观首先出现在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之中;在秦汉时期,黄老之学对自然教育观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老子的自然教育观的核心是“无为”。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1]但老子的“无为”绝不是什么也不做,排除一切人为。  在西方,最早的自然教育思想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近代。例如: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应当

3、效法自然的观点。他进一步指出:“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犹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2]  中西方自然教育观是在两个不同的地域独立发展的,但存在着差异。  中西方自然教育理论对于培养人才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在中国,由于自然教育理论发展较早,因此中国自然教育理论所要培养的人是“圣贤”。而在西方,自然教育理论所要培养的人是“公民”,就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所要培养的具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的人。  三、中西方自然教育观的影响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纵观中西方自然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自然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经济、文化

4、的进步会促进自然教育的进步,相反则阻碍自然教育的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从中得出一些经验,以对后人有所启示。  (一)自由、民主是学术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2  在思想发展的历程上,只有宽容不同学派自由发展,才能繁荣学术,激发活力,促进思想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而学派之间的自由发展,需要民主来保证。例如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形成了短暂的民主氛围,从而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西方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引导下,自然教育观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这得益于西方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思考中国和西方的差异,意识到

5、思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种认识是比较全面的。中国确实不能坐井观天、自以为是,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落后就意味着和西方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学习西方,但不能只限于学习西方的经济,更要将改革深入到制度、思想的层面。  (二)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当代中国的教育不是顺从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是违背了这一规律。中国教育研究者对这种现象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积极地提出许多对策,例如近年来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自然教育观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使教育顺应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对学生的天性进行压抑。  在现

6、实的教育中,自然教育存在一个难题,即如何在现代教育制度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充分的发展,这可能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两难问题。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的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在这一过程当中,应主动掌握理想的教育形态和具体表现形式,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为了理想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自然教育理论在中西方教育思想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远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自然教育的论述;早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中就包含有自然教育的思想。自然教育理论在不同的年代有其不同的表现,但其核心是不变的,就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本性。    

7、参考文献:  [1]李存山注译.老子(第四十八章).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63.  [2]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29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