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创设中引发情感共鸣

在情境创设中引发情感共鸣

ID:14694257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在情境创设中引发情感共鸣_第1页
在情境创设中引发情感共鸣_第2页
在情境创设中引发情感共鸣_第3页
在情境创设中引发情感共鸣_第4页
在情境创设中引发情感共鸣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情境创设中引发情感共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情境创设中引发情感共鸣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表达情思,抒发情感的载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作者通过文字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因此,如何引起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便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在教学中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对于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至关重要了。  一、借助语境以情激情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毁灭

2、”,却用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这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的:“所谓的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这样独具匠心的安排,不正是为了激起读者的痛惜与仇恨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觉学生在理解文中情感时并不很到位。这段历史毕竟离他们太遥远,生活在和平安乐中的他们怎能深刻地理解当时的战火硝烟呢?  如何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激起学生的情绪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呢?我用心地钻研教材,查找资料。“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时,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

3、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段较具情绪色彩的文字是一部电影中的独白。这段文字较恰当地描述了当时国人的心境,把我们的痛惜和愤怒,以及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这一切悲剧的无可奈何等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更易于点燃起学生情感的火焰。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带着自己的理解、情绪去读,去领悟。刚开始学生仍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于是我诵读完请学生再读,并在引导其注意语速、语调以及重读等方面的问题。慢慢地,学生有的读得紧握双拳,有的

4、眉头紧锁……而这些领会较为到位的学生也在读中带动了其他学生,从他们的表情及朗读声我知道他们已经进入了这个语境中。当学生明了用什么样的情绪、节奏、基调去读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情感,从而在这段文字所营造的气氛、情境之中把这种情绪转移到课文的学习当中,达到了移情作用。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朗读中也有了自己的情绪和感悟,那么对于作者跃然纸上的痛惜、愤怒,学生也就能体会得深刻、透彻了。  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营造出具有情绪色彩的有声语言更是能将其中的感染力与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置于这种情

5、境之中所引起的情感体验就能相对成熟些。因此,营造恰当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二、走近作者入境怡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那么走进了作者的胸中之境,也就能较为贴切地体会作者的心中之情。如《卡罗纳》一文所要表达的是大家对失去了母亲的卡罗纳的深切同情。这一情感相对容易把握。但在一次听课中,一位教师在教学下面的这个片段时让我印象深刻。  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我本想跟他

6、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教学这一片段中,这位教师让学生根据文本的描写进行场景模拟,她则在一旁看着适时指导着学生注意心理以及动作的表现如何切合这个情境。在模拟该场景的时候教室里十分安静,其他学生也在表演中融入这个场景之中。对于承受着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的卡罗纳来说,什么话都是苍白无力的,也可能说的某些话会让卡罗纳更伤心难过,所以“我本想说什么,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可是,卡罗纳这么伤心,“我”怎么能不表示关心呢?因此,“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

7、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由此学生了解了“我”对卡罗纳的关心是多么小心翼翼!  之后这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这个片段,我发现这些情境模拟演示的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更为细致的。关于“我”的这个场景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简单的几个动作,但这其中的情感却是极其细腻的。这几个动作如何做恰到好处,这几个字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更体现出关爱,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揣摩的。而这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把抽象化的关心、爱等名词具体化了,也帮助了学生体会这份细腻的情感。  因此,一个生动形象的

8、情境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特定的情境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是有助于让学生更细致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走向。  三、利用插图渲染情境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所写的一首抒情诗。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那么如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以及诗歌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