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之病机及分类证治

《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之病机及分类证治

ID:14690043

大小:68.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7-29

《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之病机及分类证治_第1页
《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之病机及分类证治_第2页
《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之病机及分类证治_第3页
《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之病机及分类证治_第4页
《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之病机及分类证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之病机及分类证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之病机及分类证治中医药通报2010年2月第9卷第1期《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之病机及分类证治●宋文俊摘要本文通过对《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诸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辩证治疗,遣方用药的探讨,总结出张仲景对气机升降失调诸证治疗的规律:首先应掌握祛邪扶正与调理气机的关系及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轻重主次.其次,认为仲景在对气机升降失调诸证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注重调理脾胃.关键词《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病机证治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之中.《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气机升降的论述.张仲景继承了《内经》

2、的学术思想,在《伤寒论》中,进一步将气机升降理论具体运用于临床实践.六经病证中的许多证候,其病机均与气机升降的失调有关.本文旨在对《伤寒论》气机升降失调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规律等方面进行系统探讨,不妥之处敬请师长及同道指正.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它在人体脏腑组织中的存在,是通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反映出来的.因此,气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从人体生理,病理角度而言,气可以概括人体脏腑组织各种不同的机能活动¨..气的第二个含义实际上常被称作"气机",所以《中医大辞典》

3、认为气机"泛指功能活动,用以概括各脏器的生理或病理性活动,如气机通畅,气机失调,气机阻滞等."J"气机"是对人体各脏器生理性或病理性活动的概括,而"升降"则是气机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联系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运动.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的升降运动,以脾胃为中心,相互配合,维持了机体的生命活动.人的呼吸,水液代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血液的运行等,无一不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升降相因,相互配合的体现.用气机升降的正常与异常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即是中医的气机升降理论.气机升降失调是中医的基本病理之一,它是指

4、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的功能紊乱,包括升降不及,升降太作者简介宋文俊,男,主任医师0教授医学硕士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及中医经典着作研究一0一一作拳单位荫雀安邙医院45S一』4ditionalChineseMe~emeJournal过等.正是由于气机的升降关系到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活动,所以升降失常,可波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而发生种种病理变化.气机升降失调的病机贯穿于整个《伤寒论》六经病证中,不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还是失治误治,均可导致气机升降失调.为叙述方便,特以六经病为序分别对各经病中气机升

5、降失调的病理机制,证候表现,治法方药等加以论述.一,太阳病及其变证中有关气机升降失调的病机和证治(一)太阳病中有关气机升降失调的病机和证治1,太阳伤寒,风寒外束,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太阳经气不利,则见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的见症;邪干于肺,肺气失宣,上逆而见喘,与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合称为"伤寒八证"或"麻黄汤八证"_3.治疗宜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方中麻黄配桂枝,发汗散寒;麻黄配中医药通报?经典研究杏仁,则宣肺平喘,甘草和中护正.对太阳伤寒的病位问题,历代医家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伤寒属于手太阳膀胱经的病变,病位在表,用麻黄汤意在

6、发汗解表,通过解表,兼达宣肺之功.另一种观点认为太阳伤寒病位在肺,因肺主皮毛,肺气失宣则表现出一系列表症,麻黄汤主要功能为宣肺,通过宣肺而解表.如李时珍即认为麻黄汤"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_4J.但是,不论哪种观点,均认为肺气不宣是太阳伤寒的基本病理之一,宣肺以调理气机也是麻黄汤的一个重要方面.2,太阳中风,导致营卫不和,同时邪气犯肺可致肺气不利,邪干胃腑也可致胃气上逆.因此,本证的临床表现除有营卫不和的症状如发热,自汗,恶风寒,脉浮缓等外,也可见鼻鸣,干呕等症.治法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主,方用桂枝汤.方中桂枝辛温以解表祛风,芍药酸寒以敛阴和营,二药配伍有调和营卫

7、之功.生姜辛散以和胃降逆止呕,且助桂枝散寒,大枣益阴和营而助芍药以敛阴,炙甘草调和诸药.服药后啜粥温覆以助药力,从而达到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目的.方中生姜一味降逆和胃以止干呕,虽无直接利肺之品,但诸药共用,使营卫调和,肌表之风邪祛除,则肺气自利,鼻呜症状也自然消失.若素有喘疾,复感外邪,或中风误下而致气机逆乱,肺气上逆,气喘较明显者,则必须在解肌祛风之剂中加入降气定喘之品,方能奏效,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如许叔微曾治一病例:"戊申正月,有一武臣为寇所执,置舟中鳇板下.数日得脱,乘饥恣食.良久,解衣扪虱,次日遂作伤寒,自汗而膈不利.一医作伤食而下之,一医作解衣中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