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

ID:14689108

大小:4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_第1页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_第2页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_第3页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_第4页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第17卷第1期2011-?-1月工会论坛TradeUniOIlS'TribuneVO1.17NO.1Jan.201l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张妍妍(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提高农村生源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就业能力,打造就业长效机制,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亟需高水平人才和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重困境.高校承担着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打造具备良好竞争能力和高端就业水平人才的重任,以发展观为理念,研究我国引导农村生源学生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必须加

2、强政府的政策扶持,立足于高等教育改革,建立农村生源学生就业扶持体系,以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圆满实现与农村生源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I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弱势群体;农村大学生;发展权;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153(2011)01—0034—03f作者简介】张妍妍(1979一),女,山东威海人,山东大学法学院讲师,宪政法学博士在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一项涵盖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卫生等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多渠道

3、,多形式的智力资源输入,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之优秀人才及先进科技成果输出的艰巨职责,无疑在此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夯实大学生就业发展基地,合理引导学生走向基层,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亟需高水平人才和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重困境,从而实现农村和谐和个人发展.一,农村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一)从市场需求来看,新农村建设亟需人才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目前我国农村整体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偏低且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创新型人才非常稀缺,这与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农村面临巨大的人才需求压力,极度缺乏大量文化素质高,专业技术棒,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人才.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电,网,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政权执政能力的提高,都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结构配置合理的人力资源来推动和实现,也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空间.(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状况依然突出在庞大的大学生人才队伍涌向社会的浪潮中,农村大学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压力异常沉重.一方面高校扩招带来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增.自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平均每年70万名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幅时刻在挑战着人

5、们的神经;另一方面,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要发挥其服务于社会的应有作用,实现人才的有效供给,更多的取决于人才是否与其工作能力相适应,个人的就业期望能否与满意的岗位相匹配及社会发展要求与人才的种类,素质和技能相对接实现与否.不容质疑的是,这两大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和高校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就业,保障民生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三)上述两矛盾解决方案上的难以协调上述两个方面之间产生了严重矛盾:庞大的大学生人才不能顺利进人广大农村就业,或者去了农村却用不上,留不住.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多数农村大学生却只将考学作为跳出"农门"的重要机遇而不甘回乡

6、搞建设.这种情况造成了严重的农村人才断层和资源流失现象.二,问题存在原因的多元解读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得制约了农村大学生劳动发展权的实现,更从根本上制约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一)就业市场不公平现象的存在扩招带来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在整体毕业生就业难的局势下,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处境更为不利.就业不公情形对农村籍大学生的是非信念判断,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支撑等方面产生了1.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法制化进程中保障农民仪益的对策研究"(编号:08&zd019)课题成果之一.34张妍妍: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就业长效机制

7、研究巨大的冲击.布迪厄说过,为了进入劳动力市场,年轻人不仅要调动教育获得,还要调动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共同作用助推个人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良好职位.在我国,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状况如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二)农村地区贫穷落后,城乡差距较大市场经济给农民生活带来极大改善,使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增幅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据统计,除了城乡居民现金收入的比率,再加上医疗,养老保障等非货币参考因素,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实际高达6倍之多!f2I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大学生回农村发展的打算.农村用人机制的不灵话,发展空间狭小,社会

8、舆论环境等都对大学生到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