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议我国农业数字出版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我国农业数字出版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11年第l1期(总第261期)吉林农业JILINAGRICULTURENO.11.201l(CumulativetyNO.261)浅议我国农业数字出版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吕珂,徐世艳',杜(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鹃,侯倚倚,赵泽民吉林长春130033)摘要:尽管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这个产业尤其是农业数字出版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农业数字出版存在的主
2、要问题,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如加强农业数字出版内容建设,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终端设备技术研发等,以期为促进农业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农业;数字出版;产业;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23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一l1—0025—31我国农业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出版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已经成为未来出版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十一五"期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0%,2
3、010年总产值超过千亿元,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比例超过8%,成为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O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数字出版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农业数字出版可以理解为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各种图,文,声,像等各种农业类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入信息库中,出版者根据市场需要对这些农业类信息进行筛选,编辑,加工,整合,然后以纸介质出版物,光盘或网络出版物等形式投放市场的出版活动.它
4、包括以CD,VCD,DVD,EVD光盘等为载体的数字音像出版,以CD—ROM,DVD-ROM光盘等为主要载体的电子出版,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出版,同时传输相同内容到不同媒体上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的跨媒体出版(如手机出版)等.长期以来,国家各级部门对农业数字出版十分重视,进行了多种探索,最为典型的事例当数农家书屋数字化应用工程,该工程依托农家书屋的覆盖体系,对农家书屋进行数字化改造,建设农村"网络书屋",结合这一工程,各地也开始了有益的尝试,既有中国知网搭建的农家书屋数字服务平台,也有湖北省新闻出
5、版局推出的卫星数字农业书屋,还有北京英泰利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农家书屋移动阅读终端等.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定制了一批服务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数字化出版产品,更好地满足了新时期农民的文化需求,缩小了城乡数字化鸿沟.同时,我国的书报刊也开始逐步实现数字化,以报纸为例,中国首部《报业蓝皮书》发布,报纸种类达1935种,中国知网进行数字化的报纸561种,约占报纸种类总数的29.O%,其中,农业类报纸325种,约占数字化报纸的57.9%.2制约我国农业数字出版的主要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
6、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农业数字出版产业亦是如此,除了面临投入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成熟,侵权盗版严重,相关标准不统一等数字出版的共性问题外,还面临着农业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匮乏,农业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极缺,阅读终端设备开发力度不大等个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数字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生产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2.1农业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匮乏.编校水平不高农业数字出版的真正难点在于内容建设.没有充足,新颖,实用的农业信息资源作支撑,农业数字出版产业很难做大,做强.内容建设的困境在于
7、:一是传统农业类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少.传统的农业类出版社,期刊社,编辑部等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农业信息,数据,材料,文献等,但大部分出版单位由于受版权,体制,经济条件等的束缚,没有对内容资源进行深入开发,介入数字出版的热情不高,单位内部数字化水平不高,数字化工作流程尚未建立,致使丰富的纸质农业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地整合为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不能更加全面地发挥其传播农业信息的作用.二是原创性农业数字出版内容缺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新生代的农民日益成长,数量不断增加,网络阅
8、读,手机阅读已成为流行的阅读模式,面对如此众多并不断扩大的受众规模,农业数字出版物并没有满足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管理者,决策者以及农民等的阅读需要.目前,农业数字出版信息来源都依附于传统媒体,出版物或互联网,原创性出版内容少,已经发展起来的农业数字出版物在信息内容方面出现严重的内容资源稀缺及同质化趋势,大多数农业数字出版物没有为读者量身定做地提供农业信息,而是传统出版物的简单翻版.三是编校水平较低.由于目前对农业数字出版的标准不一,规定不详,所以数字内容提供商对编审职能缺乏认识和重视,并出于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