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

ID:14666773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_第1页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_第2页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_第3页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一、作家自述我坚持着自己的撕裂。我像一只猎犬那样警惕地注视着生活。我反反复复做着一种事情:用汉字在稿纸上重建仿真的想像空间……我努力想用这触角去观照人和物,时间和空间,过去和未来。这么做非常艰难,我十几年的辛勤劳动好像仅仅只是开了一个小小的头。我假设它是一项崭新的文学工程,它的建设有赖于一种天才的汉字使用能力和桀骛独立不睬红尘的秉性。我自己具备不具备以上素质我一点没把握。对于我来说.这项工程因其艰难更加有趣,我乐于去做。生活,我非常喜欢这两个字。它有着毛茸茸的质感,

2、它意味着千奇百怪,包含着各种笑容和泪水。它总是新的新的新的,它发生着的形态总是大大超过人们对它的想像。一切的新认识,一切的新感觉,一切的新精神,一切的新梦想以及一切的新理论都由它这里生发,好像树木到了秋季结出的累累果实。我知道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崭新的孩子,我以写作为个人的生活方式;我在当作家之后迷惑重重,后来我明白我还是要把为自己写作的状态恢复起来;给谁看我都一样地写;我决不会为理论而动摇,只有生活能给我教训;我向往一切新的东西;永远寻找着新的诉说方式;我不要当匠人;我不要名利污染我珍贵的笔;我梦想

3、我写一个故事能让全世界的人心一动;当然,做不到我也不意外.我从没怀疑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摘自池莉:《写作的意义》,《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关键在这里:文学是什么?小说又是什么?人类到底在怎样行进?作为一种文字的艺术创造,一个作家应该怎样去找寻自己敏感的表达方式?于是,我更加明确了:我首先因为自己的生命需要而写作,同时为中国人生命存在而写作,我敬畏真实的个体生命存在状态,并希望努力为此写出更加动人的作品。但是,在我的作品里头,有一根脊梁是不变的,那就是对于中国人真实生命状态的关注与表达。说得更加

4、具体一点,就是关注与表达中国人的个体生命,这将是我永远不变的情怀与追求。摘自赵艳、池莉:《敬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池莉访谈录),《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脱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我对生活细节非常敏感。我喜欢用密集的细节构成小说,我不想自己在小说里面一唱三叹说废话,因为我觉得自己远没有生活本身高明。我不想教导别人,我怕自己好为人师,也很怕累。我的每一部小说都在求异,都根据选

5、材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结构、语感、语言色彩以及贯穿整部小说的气场。有人说我常常把人物写到骨头缝里,对笔下人物手挺“狠”,这与我学医经历密切相关。学医的时候,解剖课考试,一个人面对一具尸体,我经常会出现脑子一片空白的瞬间。那种瞬间的失语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慢慢变成了一种生活经验和写作经验,提醒我看人或者写人都要往骨子里头去,那里和外表是不一样的。我痛切地感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体制和被集权政治所掌握和毒化的文化对中国人人格的最大戕害就是虚伪。说句不怕社会科学家们嘲笑的话吧:我觉得,中国生产力进步缓

6、慢的最大阻碍就是人性的虚伪!所以,我一旦提笔写人,就有强烈的撕开愿望,其中包括对我自己。我认为只有撕开了、只有揭示了本质,才是抚慰的前提,在虚假的语境里进行的虚假关怀和抚慰.对真实的生命和社会的进步毫无意义。摘自池莉:<创作,从生命中来),(小说评论)2003年第l期。二、重要评价观点小说直接道出了世俗市井平民所共有的精神气质特征及其特定的文化性格:·安于贫命”。这种颇有些阿Q精神的文化性格,在许多作家的笔下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表现,常常被当作调侃和嘲弄的对象。而池莉在小说里不仅给予认同,而且使之强

7、化成为人们抗拒残酷环境的有效的精神依托。作家没有忽视残酷,直率地袒露了市井平民贫命人生的惨淡,但她更欣赏这种人生中安于贫命式的豁达……残酷没有成为对这种贫命的生存状态与生命形式的否定性的力量,反而却奇妙地转化成肯定安于贫命这一文化性格的衬托材料。在池莉自觉意识的提炼下,作品人物被赋予了更多的善良与正直的品格,从而使残酷的生活中洋溢着一种平凡朴素的温馨,街坊邻里之间祥和的气息;猫子细腻而温柔的爱情;老人们的乐天精神和通情达理;姐妹们直爽而切实的关心……至此,残酷的意义被彻底淡化了,一切的烦恼都被蒙上

8、了温情的面纱。安于贫命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安于贫命式的豁达与潇洒,实质上是以淡化人对现代化的追求与向往,去消弭人生对城市环境的恐惧。作家这样的价值取向不能不令人担忧。摘自小雨:(热也不好,冷也不好——谈(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所表现的文化性格),(作品与争鸣)1992平第3期。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已部分放弃了对某个个人性格的多方交代,而意在揭示、探索他们一群人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本相,并试图在他们气氛热烈的生活喧闹中,审视民族灵魂的所在。(小说)虽然在写法上极具代表性,甚至较好地体现了她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