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51375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百分数的认识评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百分数的认识》评课稿第二实验小学张碧霞《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与交流。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王紫红老师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努力营造一种认知、生活、情感、人格等谐调互动、共同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型的生活大课堂。纵观整节课的教与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
2、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数的意义是数的学习中的核心目标,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意义。这不仅包括什么是百分数,还包括人们为什么要引入百分数,也就是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人们在什么地方使用百分数,即百分数的应用范围,百分数与分数等的关系,即二者之间联系。本课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并且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体验学习正是开启这扇大门的金钥匙。
3、有些学生在生活中、书本中接触过百分数,但是百分数到底是什么,学生并不清楚。对于小学生来说,百分数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百分数有一个感性认识,也就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将学生个人的、模糊的生活经验上升到大家认同的、准确的数学概念,教材特意创设了“比一比”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了有益的尝试。首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实际上是学生原始的理解;当学生认为应该去比较失球数时,教师没有简单否定,也没有采取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个有趣的假设,也就是教师来罚点球,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当学生想到都罚100个球,还有的学生
4、想到百分数时,教师没有满足学生的回答,而是继续追问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使模糊的理解逐渐清晰。在比较队员罚点球水平和黄豆种子发芽情况的问题中,使学生体会当分数的分母不同时,把分母都化成100后就方便比较了,顺理成章的引出百分数,也就体会到引入百分数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说,教师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着的作用在这里有着非常好的体现。学生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计算,实现了百分数的概念的建构。王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体验,整个教学活动都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并且这样的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所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扶放结合,凸显重点本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是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扶放结合,详略得当,层次感较强。学生交流所写的百分数中,从学生饶有趣味的解说中完全折射出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写什么百分数呢?不再是教师指定,而是自主选择。求异的心态
6、,又驱使学生选择了各具特色的百分数来解说意义:小于100%的,等于100%的,大于100%的;分子是整数的,分子是小数的。是多么丰富、生动啊!可以说,那经典的概念教者一字没写,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三、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王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百分数时,主要通过“交流讨论谁去罚点球”和“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说说它表示的意思”。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发展,并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学
7、习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是课堂教学的高效,彰显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本质特征。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百分数一环,我感觉不仅仅是一节数学课,更是一节生活常识课,给人的感觉是“坐在小小教室里,了解天下大事件”。衣食住行、环境、医药等等统统有所涉足,这样的一节课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是生活常识。也使学生从中得到以下启迪:知识—在交流中增殖;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对于学生思维的发散、用脑的灵活、时间的能力等方面都给与了一定的培养。美国教育家怀海特说过,“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8、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境界: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