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50417
大小:57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9
《2007北京高考物理试题解详细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3.光导纤维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以下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外套内芯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C.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折射D.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相同,外套的材料有韧性,可以起保护作用答案:A解析:光导纤维要保证光能在内芯中传播,就要求光不能从外套射出,因此当光射到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时,一定要发生全反射。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的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向折射率较小的
2、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因此,要保证光能在内芯与外套之间发生全反射,则要求内芯的折射率一定要比外套的大。所以选项A正确。评析:本题从知识角度看是考查全反射的条件,但并不是简单的考查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而是将考查的问题设置在“光导纤维结构”的实际情景中,因此需要考生能从题述条件中分析出光在内芯中传播的确切含义,从而将光的全反射的理论模型与题目中实际的光导纤维的结构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类试题在引导中学物理教学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汤姆生
3、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答案:D解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核聚变反应),所以选项A错误。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带负电的电子是原子的一部分,因此原子是可分的,并且应该有一定的结构;又因为电子带负电,而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中一定还有带正电的部分。在此后,由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极少数α粒子几乎被反向弹回,而推断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因此选项B错误。光照射到
4、金属表面上时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能量(E=hν)。即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其能量越大,越可能在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因此,当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由于这束光的能量较小,即频率较小(波长较长),所以选项C错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从离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所以核外电子离核越远,原子的总能量越大。设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其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r时,电子绕核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则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所以电子的动能,即半径越大,动能越小,故选项D正确。评析:本题所涉及到的
5、内容并非主干知识,因此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并不高。但由于在一道题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多,因此这类选择题对考生仍具有一定的威胁。这样的命题形式,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要求的学习内容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中学教学避免出现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的局面。15.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就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c”。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1,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2,则为()A.0.13B.0.3C.3.
6、33D.7.5答案:C解析:本题涉及到太阳系之外的一颗行星和地球,研究绕它们表面的卫星的动能之比的情况,为此我们可以做一般性的讨论。设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其半径为r,则绕它们表面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并设卫星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卫星的动能,即,所以,代入数据可得:Ek1:Ek2=10:3,因此选项C正确。评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涉及到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这是物理学的主干知识;从能力要求角度看,一方面本题需要考生将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第一宇宙速度问题)研究方法迁移到任意天体的卫星运动问题,另一方面本题做为选择题,其对数
7、学能力的要求也较高。这种以主干知识为载体在方法上的迁移.学科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命题显著特点之一。16.为研究影响家用保温瓶保温效果的因素,某同学在保温瓶中灌入热水,现测量初始水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末态水温。改变实验条件,先后共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瓶内水量(mL)初始水温(℃)时间(h)末态水温(℃)11000914782100098874315009148041500981075520009148262000981277下列研究方案中符合控制变量方法的是()A.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3.5次实验数据B.若研
8、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2.4.6次实验数据C.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2.3次实验数据C.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