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ID:14649283

大小:5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9

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第1页
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第2页
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第3页
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第4页
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经济与管理重庆与世界2011年第28卷第1期TheWorld&ChongqingVo1.28No.12011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曲亮,郝云宏(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杭州310018)摘要:围绕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无序竞争问题,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指出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在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指出了现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以及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研究方向

2、.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竞争与合作;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111(2011)01—0048—05一,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包含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人口流动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等诸多问题.但就这一问题解决的途径而言,学界和实际工作中的共识是通过市场的有序竞争缩短区域之间的差距.伴随这一共识,现实体现出来的却是分权化的制度安排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

3、极性,各级地方政府开始在制度,基础设施,投资环境,资本,人才,技术,原材料以及来自于上级政府的倾斜性的地区优惠政策等各方面展开了竞争.但经济转型时期的种种特征和制度上的不完善,却使得地方政府的行为表现出明显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分权化体制下的特点.地方政府在过渡时期明显表现出替代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角,而企业则较多地依附于地方政府寻求发展: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性资源和强制性手段进行地区封锁和市场保护,阻碍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地区资源成为项目投资的主体,表现出旺盛的投资与扩张冲动,并造成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和重复建设

4、;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围绕制度创新,经济增长速度,财税资源分割以及地区优惠政策等方面展开竞争.这些都势必加大我国区域间的差距,严重阻碍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现代化进程.此时凸显出一个逻辑的困境:竞争是解决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但竞争却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之间的不平衡,并阻碍了全局视角下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使区域现代化过程难以有效推进.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来重新审视这个复杂的问题,通过梳理以往研究的成果来确立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本质.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化路径体现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5、在相当长的时间主要基于区际经济发展非均衡这一普遍经济现象而展开,其焦点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区际的相对均衡发展.据此,形成了两种相互独立的区际经济发展观.一种认为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区际经济的均衡发展,以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派萨缪尔森(1999)等人为代表,认为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态的发生只会是暂时的,如果长期存在,一定是完全竞争的条件未得到充分满足,妨碍了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只要畅通要素的区际流动,这种非均衡程度就会趋向均衡;另一种则持相反的看法,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其说能够缩小区际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程度,不如说将

6、加剧区际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程度,所以政府必须适时干预协调.由于这种观点反映了各国区际经济发展的现实,因而逐渐被理论界和政界所接受,并成为各国政府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这一观点细化为六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1."增长极"理论,以佩鲁(1955,1961)为代表.他认为,经济"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们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沿着多种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理论主要被应用于三个方面: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缓解大城市地区过度集中的压力;加快城市腹地的经济发展.2.地

7、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以舒利金(1925)为代表.该收稿日期.2010一l1—29作者简介:曲亮(1980一),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企业战略.曲亮,等: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49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一种理论模式,是前苏联学者提出并在苏联付诸实施的.该理论是根据某一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按照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把建立专门化部门与建立为之服务的辅助性部门及其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发展地区经济的形式.3.循环积累因果理论,以缪尔达尔(1957),卡尔多(1973)为代表.该理论解释了"地理上的二元

8、经济"的消除问题,认为循环因果关系将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回波效应,即劳动力,资金等受要素收益差异的影响,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而进一步加剧地区差距;二是与之反向的扩散效应,地区经济能否得到发展主要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孰强孰弱.4."不平衡增长在区域间的传递"理论,以艾伯特?赫希曼(195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